返回

第五章 初到阿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章 初到阿里 (第3/3页)

地方,没有冰箱也能吃很久而不坏。

    拜过码头,宝哥对我也很照顾,安排和副乡长同住(当时乡里周转房不够用,几个人住在一起很正常)。

    副乡长是一甘肃人,少见姓氏,姓麻,大家都喊他麻乡,关系近一点的,则叫他麻哥哥。麻哥哥是个很好的人,脾气好,热心肠,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他。

    刚开始干的是文秘的活,有个比我早去两年的大哥带我,他的姓氏也很少见,姓税,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反正我是第一次遇到这个姓,我喊他税哥,他是咸阳西藏民族学院毕业的,工作经验丰富,教了不少东西。

    乡里工作比较轻松,一般就是写写简报,年中和年底事情多,要写大型汇报材料、工作总结等,不过总体上倒没多少事。

    闲来无事,就是喝酒打牌,打牌喝酒(其实有时候忙起来,也是没日没夜,一天接五六个工作组,有县里的,阿里地区的,还有西藏自治区级别的,那时候就忙晕了,汇报汇报汇报,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会议记录,报不完的材料,上面有大动作,下面跟着受累)。

    在乡里喝酒,有个特点,很少喝白酒。

    实际上在藏区,我所认识的藏族朋友,基本不喝白酒,除了驻村工作队的托总。

    他们都喜欢喝啤酒和青稞酒,喝得不快,但是时间特别长,从吃过晚饭,晚上八九点钟开始,一般都能喝到凌晨两三点。多的时候一人能喝一箱多(一箱24瓶),那段日子,真是喝够了假酒,门口小卖铺卖的百威都是假酒,导致后来有机会回拉萨喝真的百威时,特别不适应。

    第一年过年时(藏历新年和汉族的春节碰巧是同一天),乡里汉族老干部都休假回去了,就留下我一个汉族干部,藏族干部回去得少,大概三分之一。

    那时候乡里跟干部们每人收了一千块钱,作为过年七天乐的开支。乡里用130货车拉了一车啤酒,还买了不少菜,乡政,府也从牧民手里收了几只羊,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嗨,到大年初七基本上不用工作。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外地公务员朋友可别觉得不公平,试想在新年来临之际,回不了家,在乡政,府留守,纵使每天好吃好喝,但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还是不太好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