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8章 鏖战吴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8章 鏖战吴哥 (第2/3页)

   炮击持续了三天,吴哥军支撑不住,感觉如果继续坚守,只能是全城覆亡,阇耶跋摩率军从北门突围而出,一路向北狂奔。

    唐军并不追赶,首先进城接受剩余人员的投降,而后清点府库,犒赏部队,最后留下一个僚越团守卫此处,主力继续向北进发,搜索吴哥军余部。

    阇耶跋摩彻底领教了唐军的厉害,不再敢跟唐军硬碰,只是一味的逃亡躲避。唐军的陆上部队由张舟率领,向北追击吴哥军残部,水军则返回金边城,再溯湄公河北上,从水上向北进发。

    镇南军水陆两军一路向北追击,始终无法捕捉到吴哥军残部的主力,在吴哥国北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就这样折腾到了四月下旬,虽然唐军沿途又消灭了一些吴哥军,但是始终没有抓到阇耶跋摩,陷入了一场困局。

    王之孝认为,继续这样死耗,毫无意义,于是留下一个骆瓯团在乌汶一带,与吴哥残军周旋,自己率领镇南军主力和剩下两个骆瓯团,沿着湄公河继续向北进发,准备进攻文单国。

    文单国又称南掌,是由原来的真腊国分裂出来,在吴哥国以北,但是国力偏弱,都城就在文单城(今老挝万象)。唐军在北上的过程中,文单国的城镇抵抗并不激烈,基本上唐军打两下就投降,唐军非常顺利的达到文单城。

    由于文单城就在湄公河北岸,非常有利于唐军发挥水军优势,而且文单国在此也大概只有两三万的兵力,王之孝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文单城。

    王之孝命令陆上部队将文单城包围,然后水军开始持续炮击文单城,唐军炮击一天后,文单城内就开始乱套了,文单国的君臣商议后认为,唐军势强,与其被其攻破,不如早日投降,既可以减少文单城的破坏,也可以留点体面。

    第二天唐军还没攻城,城上就已经打起了白旗,文单国还派出官员出城,洽谈投降事宜。文单官员还想争取以附属国的形势投降唐军,被王之孝拒绝,但是答应优待文单国的君臣,会给予较好的待遇。

    文单使臣回去以后,文单王拉那烈和大臣又商议一番,觉得也别无选择,决定按照唐军给的条件投降。

    王之孝刚刚接收文单城不久,原来配属给镇蛮军的两个僚越团从来兴城赶到文单。按照朝廷的计划,中南半岛各地均由僚越团驻守,骆瓯团要配到南洋群岛一带,王之孝当即接纳两个僚越团。

    通过和两个团长交流,王之孝得知高霞寓竟然阵亡了,还是被毒箭射死的,不禁嘘唏不已,感叹生死无常。王之孝决定留一个僚越团配置在文单城,在当地建立临时政府,然后率领其余的军队继续进攻吕宋一带。

    王之孝的部队还没出发,斥候前来报告,阇耶跋摩率领吴哥余部先后袭击吴哥城和乌汶城,进攻当地的襄人团。两个襄人团虽然击退了吴哥军,但是也是无力消灭吴哥残军,请求王之孝派军支援。

    王之孝认为吴哥残部实力不强,没必要把全军都留在这里,目前已经进入雨季,还要征讨吕宋等地,决定留张舟率领一半以陆军为主的镇南军和剩下的一个僚越团,继续进攻吴哥残部,自己率领另外一半以水军为主的镇南军及两个骆瓯团,出湄公河进攻吕宋一带。

    张舟得令后,率军从文单城以南的乌隆城出发,一路搜索前进,准备会同吴哥、乌汶的守军,剿灭吴哥军残部。当张舟率军向南到达坤敬城时,也开始遇到吴哥小股敌人的骚扰,但是由于唐军兵力、火力均占优,那些敢于过来骚扰的吴哥军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去。

    由于进入雨季,大军行军艰难,补给也很不容易,张舟决定先抵达乌汶,暂时休整一番,再想办法清缴吴哥残敌。张舟率军沿着大路向东南方向行军了五六天,快要接近乌汶城时,听到枪声大作,斥候来报,吴哥残部正在进攻乌汶城。

    张舟认为,乌汶城向东离湄公河不远,吴哥残军主力肯定是在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