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章 再征吐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106章 再征吐蕃 (第1/3页)

    钱枫云直接选原南诏都城太和城为都护府驻地,把境内四个小国分为9个领,基本上沿用各国的人员,只是打乱重新任命。南诏都护府辖区的四界分别为,东到唐朝边城禄丰,北到中甸,南到茫乃城(今云南景洪),西到苍望城(今缅甸八莫)。

    由于原太和城的基础较好,钱枫云省去了建城的任务,将南诏各族全部化为襄人中的南诏族群,给予办理相关证件,重点抓对西南地区的情报搜集工作,囤积未来南征的各种物资。对于南诏境内少量具有汉人血统的人,南诏都护府也将其划为周襄族,予以照顾。

    吐蕃都护王连生的任职道路相对艰难不少,由于吐蕃和象雄两个小国拒不归附,王连生还带了一万六千人前去征讨,其中一万唐军由镇蕃军副将马启立率领,土浑和康巴各派了三千人跟随唐军一起去征讨。

    由于吐蕃的环境恶劣,道路条件较差,唐军无法携带大炮,只能带携带火枪、炸弹之类的轻武器。

    王连生带着军队和属员,从鄯州出发,先是沿着黄河向西南方向进发,在翻越巴彦喀拉山时,有些唐朝的官员和军队出现了高原反应,有的头晕,有的呼吸困难,好在随行的土浑和康巴军队早已适应了在高原的行军,给了唐朝人员不少帮助。

    王连生一行,翻越巴彦喀拉山后到达多弥地区(今青海玉树地区),进入波如国的范围。

    波如国的反应比较怪异,既没有派人迎接,也没有派兵阻拦唐军,任由唐军在自己的境内行军而不管。

    唐军远途行军,肯定需要补给,大军在行至通天河附近,遇到一些吐蕃部落,由土浑和康巴军队出面,向他们购买了一些牛羊青稞,作为军粮。

    王连生向土浑将领达比勒询问波如为何不理会唐军,达比勒一指远方,只见有几个吐蕃牧民骑着马远远的跟在唐军后面。

    达比勒说:“那几个应该就是波如国的探子,按照我的猜测,波如国是不愿卷入进来,想坐山观虎斗,唐军赢了就他们加入襄人,吐蕃和象雄军赢了,他们就继续保持独立。”

    王连生说:“看来只有土浑和康巴是心向大唐,其他几个小国都是各怀鬼胎,先不跟波如纠缠,等灭了吐蕃和象雄,回师的时候,再扫平他们。”

    为了不让波如国生疑,唐军一行绕过波如国的核心地区,直接向扎纳地区(今西藏那曲)行军,到达扎纳时,就非常接近吐蕃国的边境。王连生带着军队在念青唐古拉山脚下休整了两天,恢复一下体力,补充粮秣,争取后面一战降服吐蕃军。

    唐军完成休整后,沿着念青唐古拉山中间的山谷向当雄进军,他们越过一道山脊,沿着一个新的山谷往山下行军。

    唐军刚进入吐蕃国的范围,就遭到吐蕃军袭击,一些吐蕃军向唐军射箭,还有一些吐蕃军推下一些滚木礌石向山谷下面滚来。唐军连忙向两边的岩石后面躲避,同时用手中的燧发枪向吐蕃军还击,吐蕃人的弓箭不敌唐军的燧发枪,一阵对战后,就纷纷躲到岩石后面。

    山谷中间的道路,已经被吐蕃军推下来的滚木礌石堵住,必须消灭吐蕃军之后,把这些滚木礌石移走,才能通过。马启立挑选两千精锐的唐军,带着火枪盾牌,向山谷两侧的吐蕃军接近。

    吐蕃军发现唐军来攻后,有的扔石头,有的射箭,唐军抵至一定距离后就停止前进,用火枪对吐蕃军展开密集射击射击。

    两军对战一阵后,唐军的火力优势发挥了出来,吐蕃军死伤数量是唐军的好几倍,被迫向后撤退。

    待两千唐军驱逐了山谷两侧的吐蕃军之后,山谷中的唐军和康巴、土浑军队开始移走谷底的滚木礌石。

    唐军汇合后,继续沿着山谷向吐蕃境内行军,当唐军走到一个叫林周的地方时,发现在山谷的两侧有好几个大型堡垒,吐蕃军依托这些堡垒,企图阻止唐军通过。

    吐蕃军虽然有堡垒作为依托,但是堡垒是死的,人是活的,一部分唐军绕到堡垒后侧,对这些堡垒形成合围之势。唐军先是断绝这些堡垒与后方的联系,然后在距离堡垒80丈左右的地方环列,唐军分成好几个波次,轮番用火枪对着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