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0章 纳娶新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0章 纳娶新妃 (第2/3页)

偏大,但是为人稳重,也听招呼,和中书省其他几个人配合起来应该没有问题,就让他升任光禄大夫一职。

    枢密院察访司郎中吕元膺,在任上也有好几年了,做人有原则,办事认真,也该升职了,就让他去外事部,担任左侍郎一职。察访司郎中一职就由纪奎接任,既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也是对纪妃的一种安慰。

    各项人事确定以后,李纯对朝政有点意兴阑珊,普通事务就让武元衡和崔群去处理,自己先放松一段时间,只重点关注一下铁路的事情。

    给纪奎升职了,也给他安排一些工作,让他到各地察访一下,看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回来禀报,也省的自己在宫中不了解下情。

    原太子李宁去世以后,纪妃郁郁寡欢,再也没有往日的风采,尽管李纯给他哥纪奎升了职,但是纪妃也没有明显的改变,反而是每天吃斋念佛,对宫中的一切事物都冷淡了很多。

    甚至连尚物处的事也不管了,还给了郭贵妃管理,对待李纯也没有昔日的殷勤,两人的来往日渐稀少。

    刘嫔因儿子李恽争夺太子失败,心怀怨恨,与郭皇后失和,发生过好几次争执。李恽对李恒当上太子也是不服,两人关系不睦,互相谁都不服谁,见面就会起摩擦。

    李纯不想再起波澜,自然要维护皇后和太子的地位,批评训诫了刘嫔几次,刘嫔觉得李纯偏心,跟他的关系逐渐也淡了。

    李纯和郭皇后的关系也很一般,郭氏任皇后以后,对权力的欲望重新增强,以太子嫡母和后宫之主的身份自居,又有梁守谦、王守澄两个嫡系宦官帮着,在宫内把持权力、任人唯亲,与其他嫔妃不合,经常呵斥、惩戒宫里的宫女太监,显示她的权威。

    李纯对郭氏的变化非常不满,好几次提示她要母仪天下、宽以待人,但是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夫妻关系也逐渐下降。

    只有杜秋妃和李纯关系一直不错,杜秋妃不仅有文化涵养,待人也比较谦和,对郭皇后也比较尊重顺从,跟宫里其他人关系总体还算和谐。

    李纯觉得,自己作为皇帝虽然权力很大,但是四个嫔妃就有三个和自己关系不好,只有一个人跟自己还算不错,有着一种挫败感和孤独感,太憋屈了。

    李纯再一想,自己都即位十几年了,才纳了一个妃子,郭氏、纪氏、刘氏等人年龄也偏大了,既然不和睦,不如再找一个年轻的、称心如意的妃子。

    李承闽得知圣意后,便向右丞崔群反映,崔群自然是要在暗中帮助寻找。崔群知道,李纯的眼光高,喜欢内外兼修的女子,经过一个多月的筛选后,帮李纯寻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年轻女子萧氏。

    李纯简单了解了萧氏的背景,知道她原本是一个官员的妾室,没想到过门不到一年,丈夫病逝了,大夫人霸占了家产,把她赶回了娘家。

    李纯觉得两个宰相搞得都是什么事,前面是一个大龄剩女,后面又是一个小寡妇,怎么搞得皇帝找老婆像给人扶贫解难的一样。

    李纯想,既然是崔群推荐,应该不会差,就见一见吧,召萧氏进宫聊了一下,觉得此人谈吐不俗、年轻靓丽,总体还算不错。

    李纯又一想,作为皇帝该扶贫也要扶贫,让这么年轻靓丽的女子守寡也不好,自己就勉为其难收了吧,将其纳入后宫封为萧贵人。

    萧贵人年方二十,本就是青春活泼的年龄,入宫以后,性格开朗,与人为善,经常给李纯排忧解闷,驱散了李纯心中不少郁闷。

    李纯感慨,难怪男人喜欢年轻的女子,其实不光是外貌青春靓丽,更重要的是心态问题。

    就说入宫比较早的郭皇后、纪妃、刘嫔,自己对她们也不薄,能给的都给了,可是她们一点都不理解自己的苦心,郭皇后和刘嫔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让他烦不胜烦。

    萧贵人年轻就单纯一些,容易满足,没那么多心机,李纯和她相处就随和很多。李纯本想把纪妃让出的尚物处交给萧贵人来管,但是想到萧贵人一旦接触到权力,食髓知味,也可能会卷入后宫的权力斗争,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按照惯例,李纯在萧贵人族中选择一个有文化的堂哥萧达明,以门荫制度封其为枢密院太府司的一个九品小官,算是对萧贵人的照顾。

    李纯也不想背上喜新厌旧的骂名,每个月也会到郭皇后、纪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