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章 教育事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5章 教育事业 (第3/3页)

质量也会逐步提高。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新式人才,建立起唐朝先进的工业体系,促进经济繁荣,生产出更加先进的武器,让大唐对世界其他各国拥有绝对优势。

    各个初中都开学后,李纯抽空到长安的几所初中去微服私访了两次,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校里都是男童,没有女童,明显是重男轻女的表现。

    李纯又回想起儿子李宥14岁就结婚生子的事情,觉得早婚早恋和重男轻女,是普及教育的两个重要阻碍。

    按照教育规划,学生六、七岁入学,经过五年小学、四年初中,三年高中或中专,至少也是18岁,这才算掌握了相对足够的知识,既可以可以谋一个职业,也为国家做贡献。

    唐朝存在普遍的早婚早育现象,很多人十四、五岁就结婚生子,这些少年身体还没发育齐全,也没有一技之长,长此以往,社会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李纯认为,重男轻女是千年以来的思想,不是骤然就能解决的,即便是明年要求初中招收女生,女童的文盲率很高,也很难招到。

    虽然初中生免除学费,但是其他杂费免不了,从小学到初中花费也不少,家境较差的肯定会集中财力供养家中的男童。

    强制初中招生女童很难落实,只能是在四年后举办小学时,鼓励女童入学,从头抓起,逐步提高女童的入学率。

    李纯还发现,很多有志向的年轻人也并不愿意过早结婚,不少男人为了考上功名二十多岁才结婚的大有人在。

    那些年龄很小就早婚早育的人家,形成了大孩带小孩的情况,造成了很重的家庭负担,必须要得到遏制。

    李纯认为,是要考虑到唐朝的社会现实,制定一个合适的结婚年龄,不能引发较大的社会阻力。

    综合考虑,李纯决定将男性的结婚年龄定在18岁,女性的结婚年龄定在16岁,这样可以保证男性可以上到高中、中专毕业,女性至少可以上到初中毕业。

    李纯考虑成熟后,就召来李吉甫、白居易、崔右甫过来商议此事。

    李纯道:“目前新式的初中都办起来了,以后还要办小学、高中、中专,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目前很多人早婚早育,既产生了一些问题,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要适当纠正一下。”

    李吉甫说:“其实在社会上,早婚早育并非共识,凡是家庭思想端正的,都是想让孩子先学点本领,然后再谈婚论嫁,有些孩子连自己都没法养,生了孩子也是给上一辈养,只能加重家庭负担。”

    白居易说:“目前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以前各朝也没人管这事,放任自流,有些老百姓就随性而为,孩子刚懂男女之事,就给操办婚事,久而久之形成恶习。”

    李纯说:“不管是从教育上,还是孩子的身体发育上,婚育过早都是有很大弊端,朕决定管管这事,初定以后男子18岁、女子16岁才能结婚,你们意下如何?”

    崔右甫说:“目前民间主流的结婚年龄是男子16、女子15,陛下略微提高一些,估计大部分人应该能接受。”

    白居易说:“就是让他们晚一两年结婚,又不是不让他们结婚,臣也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

    李纯道:“既如此,那就定这个年龄以后才能结婚,这个年龄之前禁止结婚。”

    李吉甫说:“这个最低结婚年龄规定的比较合理,但是有个难点是,目前结婚都是民间行为,私自办个婚礼就行,朝廷不好管控。”

    崔右甫说:“朝廷下个诏书,规定好结婚年龄,谁敢违反就抓起来问罪,这样就会起到警示作用。”

    李纯道:“不能光靠强硬手段,诏书肯定是要下,但是也要讲清道理,前期以宣传劝导为主。以后民间结婚办婚礼前,首先要到县里登记,县民政部门确认年龄予以登记后,才认可是正式结婚。如果不到县里办理登记的,一律认定为非法结婚,官府不予承认。”

    白居易说:“这个办法好,以后结婚必须要经过官府审核,但是如果有人偷摸的结婚怎么办?”

    李纯道:“结婚可以偷摸,婚后总要一起过日子,总会被邻里知道,设立举报制度,对非法结婚的进行处罚,一半罚金奖励给举报者,看谁敢偷着结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