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章 抑佛活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6章 抑佛活动 (第3/3页)

抓,大量寺庙被封,分批审讯,又会揪出他人,株连了不少人,让人们对佛教的乱象有了深刻的认识。

    当第一波整治活动告一段落,很多人以为要逐步收场时,李吉甫带人又发动了第二波活动,对全国的僧人进行身份排查,对于原来是官府通缉的逃犯,入寺前有逃避兵役或入寺后反了色戒或者较重戒律的,逐个揪出来进行惩处,又是一大波问题。

    第二波还没完,又是第三波,李吉甫让各州县组织熟悉佛教经典的人员,对所有僧尼开展考试,考试的结果要汇总到中书省。

    各地报上来的数据也是令人吃惊,大部分僧尼不会默写或者背诵佛教的《金刚经》、《心经》、《地藏经》等基本经典佛经,很多人当了和尚不念经、不学经,就是打着宗教外衣,混吃混喝。

    连续三板斧,搞得佛教界人人自危,在大量事实面前,反对派也没法再提反对意见,形成了一边倒打击佛教的形势。造成了足够的舆论基础后,李纯决定召开一次朝会,一锤定音。

    在朝会上,李吉甫先报告了专项组查处佛教寺庙和僧人存在的大量问题和事实,并建议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和抑制佛教,大规模驱逐不合格的僧人出寺庙,封禁存在违法情况的寺庙,严格控制全国僧尼数量,净化佛教氛围。

    听完这些,李纯说道:

    “自古以来,佛教就是引人向善,寺庙就是修身养性的地方,僧尼就要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可是现在佛教成了一个什么样子,大和尚可以私养妻妾,小和尚可以嫖娼通奸,百姓捐献的香火钱大部分被寺庙高层贪污。

    有些寺庙还和农民串通,利用寺庙的土地不纳税的政策漏洞,把大量老百姓的土地挂在寺庙下面,省下的赋税,寺庙和农民对半分成。那些寺庙的大和尚们一个个富得流油,财产惊人,整个佛教界已经污秽不堪,必须要进行整治。刚才李吉甫讲的很好,就是要搞一次佛教净化行动,不遵守佛家清规戒律,不学佛经,还是和尚吗?

    这样的和尚越多,对国家的损害就越大,对佛教的污染越严重。专项组的意见朕基本同意,后面拿出一个办法来,裁减寺庙、减少僧人数量,把有污点、不合格的僧人全部驱逐出来。众卿可还有其他意见?”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有不同意见,只能是按照李纯的旨意去办!

    李吉甫带领专项组,也是毫不客气,制定一个严厉的处置方案。计划在长安、洛阳左右街各留二寺,每寺僧各三十人,其他每州各留一寺,寺庙根据原来的规模,划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上寺留二十人,中寺留十人,下寺留五人。

    多余的寺庙四千六百余所全部拆毁,拆下来的建筑材料一部分送到夏原营建新都,一部分用于当地的公共设施。寺庙里面的金银佛像上交国库,铜像及钟、磬用来铸钱,铁器用来铸造农器、兵器。没收寺产良田数3200万亩,僧尼迫令还俗者共三十余万人,释放供寺院役使的百姓、佃户五十万以上。

    李纯觉得这个方案过于严厉,认为一些大寺、名刹,如果没有存在不法行为,可以酌情增加一些人数,比如大慈恩寺、白马寺僧众可以增加到五十人,一些前朝就存在的古寺没必要全部拆毁,能保留的尽量保留,没收土地、驱逐佃户就好。

    李纯想办的事很多,制作火器,营建新都、提高官员待遇、整修道路,到处都要花钱,今年好不容易攒点钱粮,全被旱灾救济消耗光了。

    朝廷计划明年就要发动对吐蕃的战役,既要烧钱,又要征兵,以后发展经济也需要大量的人力。通过这次抑佛活动,既得了大量土地、钱财又解放了大量人力,一举两得。

    没收的钱财,主要用于采购军备、修建道路、营建新都。没收的土地,一部分用来奖励服役满三年的老兵,一部分用于分给无地的贫民。还俗的和尚,可以到军队当兵,可以种地,也可以做工经商,各行各业都在等着他们。

    李纯认为,少数人研究一下佛家经典是可以,那么多跑进寺庙去混吃混喝,就是侵蚀国家的肌体。振兴国家,最根本的还是强大的军事、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

    不可否认,佛教里确实有一些得道高僧,但是大部分人就是当做一个谋生的职业而已,有些人信佛就是一个精神麻痹和寄托而已。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