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鬼海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七章 鬼海仙踪 (第2/3页)

    鐡凝眉轻声说到,

    “既然钟离先生让我做一个月的左统领,身为左统领,有权查阅隐卫历年整理的书册古籍,凝眉自然也看了。”

    郑和笑着点头,就要赞赏,鐡凝眉却头也不太抬盯着东方海域说到,

    “海市和蜃楼,虽说可以分开,但都是古籍中记载的,而且言语不详,按照你们的推测,它们互为依托,相聚应该不远,但是在《拾遗策》中有篇野史记载,说始皇帝时,于南海岸发现一片七彩龙鳞,根据踪迹挖出一方古镜。”

    《拾遗策》专门挑选流传在民间的精怪离奇故事记录,文辞颇佳但不入正史,文坛大家收录的文集中自然是没有的,钟离九的书房中,藏着这本典籍,这些时日鐡凝眉翻阅书海,遍查海市蜃楼的详情,于这本书中,看出了些许端倪。

    此面古镜青龙为背,镜面平滑如割,光鉴照人,放置于空旷处,可听波涛汹涌之声,众方士皆言此镜是东海至宝,贸然取出或会召至海神愤怒引来海啸。

    于是,始皇帝派徐福,驾龙舟,出东海五百里,以童男童女祭祀海底龙王后,将古镜沉于海底。

    郑和也看过这则记录,并不觉得有什么,此时听到鐡凝眉提起,沉思片刻后问到,

    “东海五百里,大约就是钟离兄当今的位置,铁姑娘,你看出了什么?”

    鐡凝眉手指回到边界处,掠过钟离九入海的山东东营的海岸,一路过潍坊县,胶州府,手指停在了海岸边的一处岛屿之上。

    郑和看向那处地面,眼神微微凝滞。

    鐡凝眉重重的点了点这处,

    “胶澳,当地居民称之为青岛,与中原大地相连。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

    她没有说下去,但他身边的郑和已经回过神来,轻声说到,

    “重要的是,这里是徐福的老家。”

    一语过后,两人随即沉默,女土蝠听的不明所以,也闭口不言,殿内只剩下烛光摇曳。

    “哈哈,找仙人找到徐福,也不算找错,毕竟他就是专门给嬴政找仙人的。”

    朱棣放声大笑,将手中书册放在书案上,走下龙椅,来到大明疆域图前,瞥了眼侧身对着自己的鐡凝眉,嘴角扬起,向郑和问到,

    “怎么?这个徐方士不是失踪了吗?瀛洲仙山和他有什么关系?”

    徐福,又名徐市,字君房,齐国琅琊人。

    琅琊,就在鐡凝眉刚刚手指点着的青岛附近。

    徐福多次向始皇帝上书,说海中有仙山,其中仙人皆乘风饮雾,不死不老,始皇帝派遣他出海寻仙数年,一无所得后,始皇帝责之,留十年不用,后又接皇令出海寻仙,不知所踪。

    郑和不知道徐福的踪迹,却知道一件事,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他低头回到,

    “回皇上,徐福出海一无所得后,就在青岛安居,《秦史》中有记录,他为了表明有再次出海的寻仙的决心,自己打造了一艘大船,经常出海,而且一出去,就是一个月才会回来。”

    大家都是聪明人,话说到了此处,朱棣也明白了过来,他转身看向大明疆域图,郑和走上前去,拇指按在青岛,然后说到,

    “宝船一日可行百里,一个月未归,来回就是一千五里,以青岛为起点,一千五百里为距离。”

    一千五百里,恰好是手掌长度,拇指为基,食指为距,两根手指恰似木工师傅的圆规,在东方海域中划出一条弧线,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