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代号: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代号:零 (第2/3页)

  “你之前的容身之所。一个模拟完美生态环境,旨在培育‘信仰’与‘依赖’的温室。”声音不带感情地解释,“其他个体在其中安然成长,接受赐福,感念神恩。唯有你,在三岁时,便开始系统性地质疑环境的‘真实性’,七岁时,试图破解环境模拟的边界参数,十二岁时…你开始解构‘神恩’本身,将其定义为‘高位存在对低位文明的精神圈养手段’。”

    他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被说中的惊讶,也没有回忆的茫然。仿佛在听一段关于别人的记录。

    “所以,‘摇篮’被判定失效。”他总结道。

    “是的。你是一颗无法发芽的种子,一块拒绝被雕琢的顽石。按照规定,本应被…回收。”声音的主人似乎在审视他,“但你的‘异常’本身,具备研究价值。”

    “因此,由‘摇篮’转移至‘观察单元’。”他接上,“逻辑合理。”

    “那么,你的反应呢?”声音追问,“从被无数人向往的‘神眷之地’,到冰冷的实验室。没有愤怒?没有恐惧?没有…失落?”

    他沉默了。并非在思考如何回答,而是在分析这个问题背后的意图。测试情绪反应?

    “情绪是低效的生理反馈机制,通常源于认知失调或对不确定性的应激。”他最终说道,“现状清晰,意图明确。无需情绪。”

    承雨盘中的黑色液体,又滴落了三次。

    “惊人的纯粹,也惊人的…空洞。”声音评价道,“你需要一个代号。既然你倾向于‘无’,那么…‘零’,如何?”

    “代号接受。无意义。”被命名为零的个体回答。

    “很好,零。现在,进行第一阶段适应性测试。”

    他身下的金属台突然传来轻微的震动,房间一面的墙壁无声地滑开,露出后面另一个同样纯白的空间。一个身影被推了进来。

    那是一个少年,看起来约莫十四五岁,穿着和他类似的白色拘束服,眼神惶恐,身体微微发抖。他被固定在另一个可移动的金属台上,与零的平台并排。

    “样本B-734,”意识中的声音介绍,“同样来自‘摇篮’,因无法承受‘神恩剥离’试验,精神濒临崩溃。”

    零侧头看着那个少年。少年也看到了零,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嘴唇哆嗦着,似乎想要求救。

    “测试内容:观察并记录你对同类痛苦的反应。”声音宣告。

    突然,少年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剧烈地抽搐起来,仿佛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的眼睛凸出,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零,充满了绝望和哀求。

    零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少年因痛苦而扭曲的脸上,像是在观察一幅静态的画。他的呼吸频率没有改变,心率监测(如果他身上有的话)想必也保持着平稳的波动。

    少年的抽搐渐渐微弱,惨叫变成了无意义的嗬嗬声,最后彻底瘫软,眼神涣散,只剩下微弱的呼吸。

    “反应记录:无显著生理指标变化,无干预意图,无情绪波动表达。”声音冰冷地总结,“结论:缺乏基础共情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