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半山偶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章 半山偶遇 (第3/3页)

过小半刻钟,已到了依山而建的廊道口。

    “这般没有着色,佛像看着更古朴肃穆。”一尊尊佛像挨个儿观摩,姜瑗走在前头,留下崔妈妈春英十分虔诚,一一叩拜。只留绿芙寸步不离,眼里颇有些无可奈何。七姑娘这样子,哪里是到庙里拜拜。说是踏青更为贴切。

    狭长的廊道另一头,下去却是半山腰一座石亭。石亭左面有一株参天巨木。枝干一侧绿荫环绕,另一侧却是光秃秃,片叶不生。

    “小姐,这树生得好生古怪。”绿芙举目望去,提着裙裾环视一圈。

    “打嘴。”佯装作势,崔妈妈板着脸拧她耳朵。“古刹里一草一木都有灵性,可不许胡言乱语,带累了姑娘。”

    委委屈屈道了声“省得”,绿芙回身帮着春英张罗茶点。

    七姑娘莞尔,不愧是太太给的人,崔妈妈被太太调教得很好。要说这崔妈妈,也不过二十出头,是许氏娘家千挑万选送来的家生子。

    捧着寺里待客用的麦茶,歇在亭中,对面便是远山,层层叠叠,苍翠辽阔,赏心悦目。起身走到凭栏处,胸襟似也开阔起来。

    “难得好景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崔妈妈欣然附和。从小看着姑娘长大,把她当亲闺女一般疼。孩子都是自家的好,于是夸她便有些言过其实。

    “小姐再等上几年,必是泰隆郡里,一等一的绝色,岂是‘妩媚’能够道尽。且这诗听来十分不错,指不定日后小姐还能搏些才名。”

    姜瑗一怔,便知崔妈妈这是误会了。这诗说的可不是“妩媚”,而是寄情山水,与山为友。

    “这诗非我所能做得出。想着应景,借来用用。”

    “崔妈妈您瞧。您这般夸奖,小姐面薄,哪里好意思认下?”桃花坞里伺候的人都知道,自家姑娘从小爱读书。吟诗作对算得了什么,只当她谦虚罢了。

    姜瑗浅笑,由她们打趣。

    她无心才名,更不会借前世诗词外头显摆。澄清过了,信不信却是别人的事。

    日子这般过下去也好。温馨宁静,说说笑笑。换了时空,也不是不能过活。

    姜家七姑娘不知这石亭后面墨竹林里,几人正驻足旁观。透过枝叶掩映,正好将她连着身旁丫鬟婆子,一言一行,收入眼底。

    当先那男子目光落在她身上,久久端凝,若有所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