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库吉特人 (第2/3页)
就是伤痕累累,面对库吉特王的威压,很多部落都选择了臣服---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对盟主的暂时臣服,而是对主人的彻底臣服。
库吉特王看起来输掉了一场战争,挥霍了十多年的改革成果。但是他却得到了一个团结的草原,一个被战争洗礼过的草原,一个不再有一群指手画脚的老头子的草原。
库吉特王觉得自己还年轻,还大有可为。
他清晰的记得自己的父亲当年被处处掣肘时的那种无奈,为了带领草原民族走向辉煌,库吉特王知道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统一整个草原是必经之路。在回到草原的时候,库吉特王回头看了看比草原繁华的多的肥沃的东斯瓦迪亚平原---即使在经历了浩劫之后,这块土地对于库吉特人来说,依然是一块富得流油的梦幻般的乐土。
库吉特王知道要励精图治的发展草原,绝对不是几年十几年就能成功的,各怀心思的部落的反弹,改革时期会出现的困难库吉特王已经和自己的参谋讨论过了,困难之大,连久经战阵的库吉特王都为之胆寒。
不过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对于一个可汗来说,没有什么比带领着自己的部族走上辉煌之路更为诱人的事情了。
也许一辈子不会回来了,但是草原人再次走出草原的时候,一定要震撼整个世界
那个时候,库吉特王刚刚签订了一系列承认斯瓦迪亚胜利的条约,并且在名义上面成为了斯瓦迪亚的东方藩属---草原人惯用的手段,向强者暂时的臣服,一俟自己强大,就又会积极的挑战整个世界的秩序。
在库吉特王回到草原之后不久,很多的草原部落就被驱逐了出来,这些部族大多是曾经的那些最强势的部落---在多年以前,这些部落的族长常常会在军事会议上面不买年轻的汗王的帐,而在草场的分配问题以及迁徙顺序上,他们会连可汗的族人都毫不考虑---现在,当他们一门心思的发动了战争,满载而归的时候,汗王的士兵轻易的就驱逐了他们。
这些不愿意追随‘王座上的小子’的部落被库吉特王赶了出来,他们有些翻越过了重重高山,回到了几百年前他们出发的那片草原,有些则从边境向北迁徙,进入了北部森林和雪原,与维基亚人为伍。
有些流浪的草原人在迁徙的路上不断的走散,有些队伍只剩下了几十上百人。他们在路上不断的被流浪汉、巫婆、孤儿、杂耍艺人加入,久而久之,这些人成了一个奇怪的民族,永远的流浪的民族。他们自由自在,没有祖国。在很久之后,这些人的主体已经不再是草原人,他们之中有来自各个民族的人,虽然他们的乐器还能看出当年草原人的偏爱。但是那之后,他们已经丢掉了马刀,拾起了冬不拉琴,一路唱着各地的歌谣,流浪在整个世界上。
这都是后话了。
在这些部族离开草原之初,他们很多都沦为了前面提到的那种雇佣军,去为任何付得起钱的主子作战。他们优秀的作战素质让他们变成了和巴瑞耶人一样出名的士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这些失去了土地的草原人能提供的最好产品就是士兵---忠心耿耿的士兵,因为他们无家可归,不像巴瑞耶人还有富庶的家乡可以牵挂,他们除了手中的刀和胯下的马以外,已经差不多一无所有了。
在几次作战不利之后,维基亚的元帅认定在野外与斯瓦迪亚人作战不是个很好的选择。他们在与斯瓦迪亚人交战的间隙,撤回了自己的部队,同时,他们征召了在日瓦丁附近的一部库吉特人。这些库吉特人刚刚迁出草原没有多久,维基亚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