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梨子蜜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梨子蜜饯 (第2/3页)

中值得称道的就是一位叫做萨格隆的移民首领。

    这个人在几年前带领着数十名族人从遥远的苏诺平原来到了鲁达堡,诺德人用一亩一第纳尔的近乎白送的价格给萨格隆提供了一大片未开垦的土地。

    萨格隆在战争开始之后便积极的在城镇里面接纳北上的难民,为自己的种植园和作坊吸收劳力。诺德政府告诉萨格隆,这些难民可以不用付工资,因为他们接受了诺德王国的保护,已经签订了无偿工作的契约。但是萨格隆却坚持按照当地的生活标准去接济这些难民,给他们付足工钱。

    付出就有回报。战争结束后,当别的种植园和作坊因为斯瓦迪亚的熟练农民和工匠的离开而陷入困顿的时候,萨格隆招募的农夫和工人们几乎都留了下来,有些人甚至还回到了斯瓦迪亚,带回来了各自的兄弟亲友。

    当许多年以后我第一次路过诺德鲁达堡的时候,萨格隆已经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庄园主。

    人们传言萨格隆以前干过不光彩的事情,所以被斯瓦迪亚人赶到北方来了。但是在这里,没人在乎这一点。诺德作为一片新生的土地,她的一切都是新的,不管在旧的世界里面有多少罪孽和遗憾,来到新世界,只要以一个新的姿态去融入世界,那么所有人都会被赦免的。这个地方不相信虚无的东西,在这片土地上,只要有勤劳的双手和不愚昧的心灵,就一定能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才是新世界的魅力所在。

    在更南方,萨兰德人又在进口小麦了。从维基亚运来的优质小麦被打包,由诺德的港口装船运到南方。这些粮食最后都被运到了沙瑞兹港。据说萨兰德人把这些小麦加价之后就转手给了库吉特人,库吉特人没有港口,在陆路上他们也没有固定的贸易点,只在几个中心城市才会有大规模的市场,这种孱弱的商业很快就被精明的萨兰德人轻而易举的垄断了。

    萨兰德人还带来的新的理念---银行。

    这种东西在大陆上本来也有和它类似的东西,但是萨兰德人这样成系统的银行机构却是不多见的。这是萨兰德人多年重视的商业所凝结成的精华。毫无疑问,在沙漠之南,萨兰德人的母国的确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古代的经文里面就说过,那个地方的土地‘流淌着牛奶与蜂蜜,葡萄大如牛羊’。

    对于普通的大陆居民来说,萨兰德人总是开风气先河的领军者,人们对东方的向往也与日俱增。在东方,还有很多国家和大陆主流国家的信仰一样,同时,和萨兰德人同宗教的国家也比比皆是。在那里,宗教上的冲突很严重,据说有一些信仰上帝的国家已经被萨兰德的族人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虽然对于教内的兄弟国家,大陆诸国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那比斯瓦迪亚还要富庶的东方却让人心中无限的向往。如果有一天能够去东方大干一笔就好了!

    总得来说,当大陆中南部乱作一团的时候,北方两国却因为是中立国而显得相对的平静。

    战争对诺德和维基亚来说绝对是件好事情。

    南方几乎所有国家都需要粮食、武器、布匹以及各种原料。这些东西本来不至于成为大宗贸易的,毕竟各个国家自给自足还是做得很好的,但是随着战争到来了之后,参战国家对物资的渴求如同干重活的人对水的渴求一样变得无穷无尽了。

    这是北海商人们的盛宴:这些人只要骑着骡子带着商队深入作坊、走进村舍,收购走一切值得收购的东西,然后送到码头,就自然有南下的船队花钱买下来。就这么简单,利润还高的惊人。

    芬德拉的商业慢慢的恢复了,镇长听从了吉尔的建议,没有把豪绅们完全的挤出码头去。镇长其实希望的是把码头上的生意完全收归国有,这样的话大部分收入都可以归镇上和码头了。吉尔告诉镇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