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五章 赈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五章 赈灾 (第3/3页)

王鸣之为赈灾大使,全权负责此次旱情事务。

    得到政事堂任命,王鸣之就带着随从一路向此次旱情最严重的福建行去,组织福建各府抗旱,王鸣之到了福建后,看到福建路各府安抚使董立的亲历其为下,各府抗旱被安排的井井有条。

    比浙江旱情厉害的多的福建,平民百姓到比浙江安稳得多。

    王鸣之看到如此情况,便回转浙江,拿下了几个对抗旱不利的官员的乌沙,但即使如此,也是有些迟了,王鸣之看到已有许多因干旱,逃离家乡的难民出现,他们绝大部分就食的方向都是北方的京城。

    王鸣之一路向北,沿路安排当地官府就地开仓放粮,但越是靠近建康,灾民越多,王鸣之的心不住往下沉。

    到了建康城外,到处都是逃荒的人们,他们拖家带口滞留在建康四周,已经出现饿殍现象。

    但王鸣之发现开设粥蓬赈灾的都是城中勋贵富户,官府的粥蓬一个都没有发现。

    王鸣之为了搞清情况,急忙带着手下就近来到建康府栖霞县官衙,栖霞知县姚中英得到回报,急忙出衙迎接。

    王鸣之看到姚中英,满头怒火骑在马上并没有下来,用马鞭指着姚中英厉声喝问道:“看到灾民,为和不开设粥蓬,为何不开仓放粮?”

    姚中英连忙道:“启禀丞相,开官仓放粮历年来都必须有圣旨才行,但必须赈济难民一般是由各县官府负责,由建康府户曹制定条例,颁布到建康府各县,然后由各县从义仓中拨付粮米。”

    王鸣之点点头,“现在从各地逃难而来的百姓颇多,大都拖家带口,我一路北来,沿途官府都在设蓬施粥。为何到了你处,只看见道观寺院和大户缙绅在路边开粥棚赈济逃民,却没看见官府作为,我想知道为什么?”

    “建康府已经制定了赈济难民细则,只是。”说到这,姚中英看了一眼身后的建康府少尹高吉仁。

    高吉仁只得硬着头皮道:“因为贾太师也在过问此事,所以建康府把赈济难民的细则上报给了贾太师,在等待贾太师的批示。”

    “什么时候上报的”王鸣之又追问道。

    “大概一个月前。”

    王鸣之目光变冷了,他又淡淡问道:“我想知道,赈济难民一定要上报政事堂批准吗?”

    姚中英道:“一般是不需要,只是在赈济的同时,要报一份给户部备案,户部会视情况通知监察院来监督赈灾。”

    王鸣之目光变得凌厉起来,“既然不需要上报政事堂,那就不要拖延了,立刻把细则下发给各县,督促各县严格执行,明天中午前各县必须行动起来,现在就去做。姚县令现在就必须组织所有力量开始向灾民施粥。”

    “卑职遵令”姚中英抹一把头上的汗,匆匆去了。

    这时,王鸣之看了一眼高吉仁,冷冷道:“以前的事情我不管,但我需要再提醒一下高少尹,在政事堂我是负责京都与江北事务,现在总领赈灾事务,所以你的顶头上司是我,不是贾太师,希望你不要犯下官场大忌。”

    高吉仁心中叹口气,默默点了点头,“卑职记住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