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澎湖湾海战(二) (第2/3页)
“夏国海军的现阶段实力并不可怕,我担心的是南方人对水师的执着,只要给他们不常的时间,就其造船能力,那会使我们陷入被动!”
李敖自信道:“如果我们能把夏国水军主力击败在东海,我国主力海军就会从短板变成长版,大夏江南的长江防守就会变得薄弱,也许就会重演几百年前大夏灭掉后唐也说不定!”
由于海军实力、船只准备、后勤因素等方面不利于实施跨江作战,燕国最高层事先已经确定了先通过引诱夏国海军出疆,在东海上打垮夏国的决定,而夏国海军也不可能蠢到放弃本土而追杀燕国战舰,因此这次双岐岛之战是燕国高层必须抓住的机会。
如今夏方的主要精力显然都用在了本土长江沿岸和阻挠燕国向东南海域集结登陆舰船上,空气中充斥着承载这方面信息,而在燕国舰队入泊连云港海域以来。没有哪怕一艘夏国侦察船出现在附近海域。尽管如此。燕国水军还是每天派出小型海船在连云港以南海面实施警戒巡逻,为燕国舰队地顺利出行添加了一道保险。
冬天地北海就像是娃娃脸,说变就变。到了大年初二的傍晚,天空开始变得灰蒙蒙的,雾气开始在海面上蔓延,能见度迅下降。
钦天监这时也来消息,推测这几天东海东南洋面将出现小到中雪,舰上的天气测量官员出了相仿的预测。见突破夏军长江东面沿海的观测点的时机到来。范遂遂下令舰队重新启航。
借着小雪和夜幕的掩护,五百多艘战舰开始出港,舰激起的浪花开始溅落在甲板上。身后留下的白色尾痕远远向两边扩散。但空旷地海面上并没有夏国人的侦察势力存在。
到了第五天午夜时分,以十节高速行驶地燕国舰队就已经到达台湾西北方不足一百海里的位置上。
大夏,福建路琉球府(台湾)。
尽管几百年来,战火一直都没有光顾这个大夏远离陆地的土地,作为大夏在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以及世界上最深的不冻港,基隆港自夏燕战争爆以来就比平常更加的繁忙。
自从甘棠开发印尼和菲律宾以来,每周从这里载满货物往来的船只不下百艘,为了抵抗海盗的肆虐,夏国开始在自己的航运线上实施严密的护航制度,从南洋前往大夏的船只通常会先前往基隆港集结,然后在大夏国武装战船的护送下以大编队穿越台湾海峡。
当进入午夜之时,琉球府的居民们才刚刚开始享用晚饭,但在通明的码头上,工人们却还在轮班工作,因为要通过这里装运上船的货物实在太多了。
以往从这里出的船只装运着各式各样的贸易物资,但随着燕国舰队的南侵,二百多艘大夏水师停靠在这里,两千名由邓域率领的海军将士分别登上各自分配好的战船。
此次大夏水军由李玉和邓域联合指挥作战,大夏设印尼地方政府也想方设法凑出更多的超跑手开赴琉球,以协助他们抵挡燕国海军可能发动的进攻。
长长的海螺声中,又一艘体型庞大的三层楼船缓缓驶入港湾,从它的吃水线来看,这并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