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惊天之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五章 惊天之喜 (第2/3页)

上:我就安静的等我周侗大大前来,其他不管啦!

    “报!”

    随着一声疾呼,徐珪顿时打起精神来,准备迎接周侗。

    待手下进入,拱手说道:“朝廷来使!”

    “原来不是周侗大师啊,害我白高兴一场。”

    徐珪站起来,并没有表现出意外,前段日子自己表奏朝廷请功,这会儿也该来了。

    只见那使者慢悠悠的走进来,抬头眼微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宣读道:“奉圣上旨意,因伏波将军徐珪平寇有功,且屡次建立军功,为我大汉立下汗马功劳,今加封为平南将军,赐柴桑侯,为我大汉平定南寇,保家卫国,钦此!”

    徐珪也做个样子,跪下接旨:“臣领旨谢恩!”

    然后亲自送“高高在上”的使者离去,送走之后徐珪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虽然这个时代官不值钱,但爵位到底还是有点用的,比如说封侯,封侯分为亭侯、乡侯、县侯、郡侯,像徐珪的柴桑侯,就是属于荆州九江郡柴桑县侯,即柴桑县的赋税全部归徐珪。

    (关于柴桑在三国190年到底属于哪个郡,小白纠结万分,因此求助百度,其介绍如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划为36郡,设有九江郡。

    西汉时,九江始建县,称柴桑。

    汉高帝六年,车骑大将军灌婴在此凿井筑城戍守,称位城,又称灌婴城。

    三国时属东吴,隶属武昌郡,不过这边说的是东吴开始才属武昌,而在之前应该都属于九江,因此我就先说属于九江郡吧。)

    “哎,这乱世啊,我只不过灭了几次黄巾,便封我为县侯,想当年李广将军立功无数,身经百战最终也没封侯,给后世留下了个‘李广难封’的感叹。”

    徐珪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向那些所获之名比不上付出的功劳的功臣们致敬!

    “报!”

    又一声传来,那士兵说道:“府外有一中年汉子带着一名少年前来拜见。”

    徐珪大喜,脸上的凝重和心中的叹息一扫而空:“传进来!”

    “遵命!”

    不多久,那士兵便领着两人进来,那年长的身高七尺半,相貌堂堂,目射/精光,威风凛凛,腰悬佩剑,足蹬短靴;年少的则是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英气逼人,与那年长的身高一般。

    这两人见到徐珪后,便拱手作揖,那中年人说道:“草民乃江东庐江人,姓周名侗,听闻太守屡破黄巾,治城有道,且仁政爱民,开仓放粮,散钱与百姓,在下佩服,特带侄儿前来相投!”

    徐珪还个礼,朗声笑道:“徐某也久闻江东周家之名,亦听闻周侗先生能文能武,尤以武术为精,今先生光临敝府,实乃徐某之幸也!”说完也拜了一拜。

    周侗忙还礼:“久闻太守大人礼贤下士,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说完拉过旁边那少年,向徐珪笑着介绍:“此乃吾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