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番外篇 三国外的其他政权(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番外篇 三国外的其他政权(一) (第2/3页)

    4、高句丽

    高句丽,中国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高麗”简称“高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中国东方北部及朝鲜北部存在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也称高氏高丽(与韩国历史上的王氏高丽不同,王氏高丽是由后来的新罗人建立的,韩国人的祖先)。

    5、扶余

    扶余国,又作"夫余国"等,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民族政权,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民族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扶余人的祖先来自蒙古东部及俄罗斯远东的广大地区,部分聚居于今日东北和朝鲜。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此外,沃沮、东濊都是扶余的兄弟民族。

    6、邪马台

    邪马台(yémǎtái)国是《三国志》中《魏书·东夷传》倭人条(通称魏书倭人传)记载的倭女王国名,"邪马台国"被认为是日本国家的起源。

    早期的邪马台国以男子为王,由于2世纪末发生内乱,乃共立女子为王,名为卑弥呼,以邪马台之地为都,有弟帮助治理国家,此时的邪马台国实际是30余个倭人国家的盟主。卑弥呼女王国对其他诸国有相对统治权。卑弥呼曾在伊都国家设立一大率之官以检察诸国,并在大倭的监理之下向他国收租赋。

    卑弥呼死(约248)后,又立男王,但因国中不服而复立卑弥呼之女壹与(台与)为王,内乱始定。此时已由中国传入水稻栽种和使用铁器,居民种植禾稻、苎麻、养蚕栽桑,缉麻线,制丝锦、缣绢。武器用木弓铁镞。在交换上已经是国国有市。社会已有大人、下户与奴婢、生口​之别。大人皆四五个妻子,是上层统治者,下户则有二三个妻子。两者间的地位与尊卑差别明显。但下户并不是奴隶。而奴婢和生口则具有奴隶性质。

    邪马台国与中国三国时代魏国通好,两国通过带方郡频繁往来。文献记载,自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后,邪马台国派到魏戍带方郡的使节前后达4次。魏国也曾两次遣使至邪马台国,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授以金印、紫绶,封其大臣为率善中郎将等职,并赐以锦绢、铜镜、珍珠等。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邪马台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有较大发展,且出现了文字的雏形。由於日本的第一本正史乃於西元720年所完成,因此早期的记载难免使人怀疑其真实性。而中国的史书当中,最早而且详细介绍日本国情的是魏志、东夷传、倭人条(下简称《魏志倭人传》)。

    据卑弥呼於239年派遣使者经朝鲜赴魏都,献奴婢拾人及布匹等物与魏帝,获魏帝赐「亲魏倭王」的称号,与金印、铜镜等物。至於说邪马台国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