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8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28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第3/3页)

必气馁,首先出场之人要有良好的军纪,事关我军脸面不可大意,你们虽都是立下无数战功的部队,但久在外征战,难免会在纪律与队列上有些不足,所谓各有长短,每项任务都该以大军利益为重,近卫营素来负责防务,对军纪有着严格要求,正是用武之时,就像攻城一样,总不能叫骑兵去冲击城墙吧?”

    有了吕幸这番开导,众将也就释然了,近卫营素来没有什么露脸的机会,而且确实身负保卫丞相的重任,若说起重要性来,比他们谁都不差。况且这几日的训练之中就可以看得出,近卫营确实在阵列行进之上,比其余一些前线军队有着绝对的优势,若当真叫人现场来选,只怕一个平常百姓也能轻易看得出优劣。

    大事都有决议,众人也就散了。

    回营途中,吕幸邀请严超通行,毕竟两人营帐相距并不遥远。然严超却百般推辞,说他还有紧要公务在身,说完便独自匆匆而去。

    吕幸之后与凤雏回到营帐,想起方才之事,吕幸问道:“也不知道父相为何要搞如此盛大的阅兵式,到时候大军入城,除了能够鼓舞人心之外,实在没有其他好处,还会增添无尽的繁琐小事,岂非自寻烦恼?”

    凤雏微笑摇头,暗含深意道:“公子不知丞相用意也没有什么,但公子一定要清楚丞相此举的意义所在。从前丞相给足皇室威严,外军从不入城,不将丞相之威凌驾于皇权至上。可时至今日,丞相调外兵入城,大秀肌肉,就是要震慑一群宵小之辈,也给了皇室最严重的警告,等同于告诉皇帝,这天下已尽在掌握,虽时都可翻云覆雨。这份意义的转折,在从前可从没有有过,恐怕将会有人顺势而为。”

    “你是说会有人趁机劝进?”吕幸脸色一变道。

    凤雏点点头道:“公子可要做好打算,阅兵盛典之上,必有人劝进丞相,如何应对,还要公子自己斟酌。”

    “父相向来无心大位,要进早就进了,何须等到今日,我不可逆了父相心意,当上书反驳劝进之人。”吕幸郑重道。

    凤雏目含深意道:“公子错了,劝进是为大局考量,进于不进丞相早有决定,断不会因人劝说就会更改。这里只是一个态度,表明自己立场的态度,劝则为丞相一党,驳则立于丞相另一边。此中取舍自有利害,所以要公子自己斟酌。”

    “先生是说派系之争?”吕幸疑惑道。

    “正是如此,皇帝能安稳立足于今日,除了丞相存心庇护之外,还有一般老臣大族的支持,毕竟大汉三百年基业,自要人心朝向之处。而丞相身边也有一班新贵,都是如今的朝中栋梁,公子态度,决定的当是今后的处境。”

    “我只做好自己,旁人的态度又有什么重要?若因此失去父亲之心,岂不是得不偿失?”吕幸并不想站在与父亲对立的一面。

    凤雏摇头道:“孟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公子肩负重任,无论如何将来都是要继承家业的,责任重大,便要做长远的打算,为将来谋一个最好的结局。”

    “可是父亲可不是只有我一个儿子。”说话时,吕幸不由有些落寞。

    “丞相虽有两子,可吕苟为庶子,又不得丞相欢心,在相府已是飘零度日,绝无翻身之日。所以丞相能传衣钵者,非公子莫属。所以我有对策分上下两策,公子先听哪个?”凤雏说罢,笑看吕幸,似乎满是期待。

    “既是上下两策,自然是先苦后甜,先生先说下策吧。”

    凤雏对吕幸的态度大为满意,能居安思危,是一个身负大任者必有的品格,点头示意宽慰,郑重道:“劝进丞相,比会引起朝中旧臣的猛烈反弹,这些人平日里虽不声不响,一旦危及到皇室存亡,他们很多人必将誓死抵抗,公子可驳斥劝进之人,以收获旧臣人心,此为火中取栗之道,是为下策!”

    喜欢三国之狼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之狼行天下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