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此一去路远天高 (第2/3页)
浴在夕阳的余晖之中,脸上虽不像深闺女子一般白净娇嫩,却有一股摄人的光彩辉映其上,轻言浅笑,无端让他惊心动魄,心神激荡处,嘶声问道:“绮玲可愿与我执手偕老?”
如意闻言不语,只是低垂着头,谈着自己的脚尖。
和风缓缓流淌,装满满是情意的时光,也不知过了多久,夕阳半落,仅剩下半个羞红的脸,仿佛不甘就此落入山中,等待着此刻城头如意的答复,一如此刻满脸焦急的陈子庆。
如意似有所决,猛然抬头,平静道:“子庆兄人中翘楚,自有佳人良配,如意心有羁绊,男欢女爱之事与我说来并不重要,实不足以让兄台用心。”
陈海如被判处了斩刑的囚徒,身形随晚风摇晃,依靠在城墙之上,落寞道:“绮玲不必忙着拒绝,有何羁绊之处,何不说与我听,让我与你一同分担也好。”
如意摇头轻笑,看着已经落入天际的落日余晖,喃喃道:“朝廷眼下要用兵,南阳、洛阳首当其冲,家父必会征召俊杰助阵,子庆兄当以天下为重,如意静候佳音。”顿了顿又道:“时日不早了,早些回吧。”
说完便自飘然而去。
陈海看着如意远去的背影,不甘叫道:“你这便是与我作别吗?”
如意身形不止,仅有隐隐只言片语随风传来“算是吧,保重。”
是夜,陈海买得一场大醉,浑浑噩噩不知一夜时光长短。
次日拂晓,一人一骑自洛阳而出,守城兵士自然认得出,马上之人便是盛名传遍洛阳的剿匪女将军吕如意,守城兵士早知其身份,何敢阻拦,匆忙放她出城。
如意独自出城,将身后斗笠庄戴,驻马回望洛阳城池,想到此去千山万水,不知何时再回洛阳,不由想起父亲曾经念过的一段白话小诗: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陈海从醉酒中醒来已是午时,头痛欲裂的他是被严超从床上提起来摔醒的。他昨夜喝的断片,脑海之中犹自一片空白,揉着发涨欲裂的鬓间,疑问道:“天亮了?”
严超怒道:“天都要黑了!”
这时陈海方才恢复一些清明,想起昨日傍晚之事,心中坠坠好不难受,冷冷道:“若没什么事别来吵我,我还要再补一觉。”
严超怒极而笑,道:“君侯传召,令你我,还有绮玲速到南阳军中听令,你想抗命?”
陈海一惊,这才打起精神,道:“既然君侯传召,我等不可延误,你先去寻绮玲,待我洗漱后便动身。”
严超没好气道:“还要你说,我早找过绮玲了,却不见她的人影,守卫说她一早就出门了,我正是来找你,一同寻她去向。”
陈海自不敢怠慢,草草洗漱更衣之后,便与严超同往城中寻找如意。
可在寻遍洛阳城角,兵营校场,茶楼酒肆皆不见如意踪影。
二人这才发觉大事不妙,如意便似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忽然间竟没有了去向。
问遍洛阳大小驿馆终无所获,就在二人绝望之际,终于从洛阳城门守卫处得知,如意一早便单骑出城,往东去了。
二人落寞回到居所,却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如意为何要独自出城,出城后又要去往何地,为何又不与众人商议不告而别?
严超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大失往日镇定,来回渡步不止,连连疑问道:“绮玲去哪里了?”
陈海却想起这些天来如意与往日的不同之处,只怕她早就存下了独自离去之心,又想到她此去渺无音讯,天下之大,也不知何时才能重逢,更不知她到底想要去做些什么。心中懊悔自己为何不能尽早发现端倪,未能及时阻止。
这时卫兵慌慌而入,道:“我等收拾放箭,发现小姐留下的一封书信。”
严超急忙取来,见信封上字迹龙飞凤舞,笔力刚劲之风跃然纸上,赫然一行大字正是如意笔迹:龙城表兄亲启。
严超急忙取信观看,信曰:
兄长安好:如今天下纷乱,诸侯封臣各自划地而治,以一己之私乱命天下,如意一路走来,方觉天下大治莫不以太平为重。然蝇头小利尚且令人生死相斗,何况天下乎。父相虽以丞相之尊号令四方征讨,碌碌十数载,仅平半数天下,天下之大何至尽头矣?诸侯聚兵万千,守城自重,相互攻伐,血流成河,可百姓何辜,黎民何辜?如意自认浅薄,不敢以私心欺天下,自知除恶除首杀人斩头。曹操雄霸一方,断难轻取,战事一起,累累白骨荡荡游魂,多少并州妇孺又将无以为靠。如意此去,必斩曹操首级,到时曹营群龙无首,想来父相亦可轻易取之。还请兄长代禀父母,勿以如意为念。
如意拜上。
严超手持书信,心中震撼无以言表,浑身激烈颤抖,书信从手中滑落犹不自觉。
陈海拾起遗落书信观看,心中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