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6章 王殿厅前风满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6章 王殿厅前风满树 (第2/3页)

中,去往安邑。

    来到安逸城门,之间城门处阵势更为庞大,车仗骡马滚滚如流,上百面黄龙旗迎风招展,竟然是皇帝亲自在城门迎接。

    吕布不敢怠慢,毕竟在公众场合,若有些微失礼之处,恐怕也会引来无数非议。急下马,走向皇帝,拜倒道:“臣奉命出征曹操,有幸初得战果,收复司隶要地,以及兖州大部,特此来向陛下复命。”

    皇帝显得异常兴奋,疾奔几步,走近到吕布身前,将他扶起道:“爱卿战功卓著,为朕收复祖宗神庙之所在,功在千秋天下,无需多礼,快随朕同回大殿,朕早备好酒宴,只为爱卿庆功。”

    吕布本欲骑马而行,却耐不住皇帝生拉硬拽,硬生生被拖入了皇帝的车撵之中,与皇帝同坐。

    皇帝车前起驾,自有皇宫虎贲数百在前开道,仪仗壮丽,锣鼓喧天,后方更有吕布的亲随近卫两千余,一行车马如龙,何其壮观。引得安邑百姓纷纷举步而来,阵列在长街两侧。

    自有内侍高声呼和道:“丞相得胜还朝,陛下赐予同乘,前方闪避!”

    城中百姓何曾见过这等壮观景象,一时纷纷跪拜与长街两侧,齐声高呼万岁。

    其后入城的两千骑兵精锐,更有着一股凌厉气势,个个壮硕强健,骑在高大的战马之上,配以明亮的甲胄,更显出英武不凡,引得围观的一众女眷惊呼尖叫不已。

    而这正是吕布预先谋划的,他正是要将这些士兵包装一新,让他们充分的显露出自己的英雄气概,塑造出一支英雄队伍的光辉形象,让百姓人人以参军为荣,提升军人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古人都云:好男不当兵,好马不打钉。若非在万不得已之下,谁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为别人卖命?是以,当兵在古人心中便是最无奈的选择,只有在走投无路之时,才会考虑。

    先前并州、冀州等地遭受历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为了活命,自然是想尽万般手段,应募当兵便是其中之一。

    但如今河北诸州郡早已是一片繁盛,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了生计所迫,谁愿意提着脑袋四处征战?若强行募兵,难免招致百姓心生怨念。

    故此,吕布才想出了这一招,便是要打造一支让人向往的无敌精锐,让人人都以成为其中一员为荣。因此,吕布才在归来时,抽调十万大军中的精锐两千余人,为其配备上好甲胄,上好战马,再加上这些兵将各个都是膘肥体壮,自有一派英雄气概。这时行走在皇帝车驾之后,犹自不掩其锋芒半分。

    吕布看两侧百姓的反应大为满意,与皇帝同乘来到皇宫,果然见皇宫各处繁花锦簇,各宫门都装点一新,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布置。

    来到大殿之中,众臣按位就坐,皇帝传令酒宴入席,歌舞进殿。

    一时间鼓乐齐鸣,一众舞姬翩翩起舞,有若惊鸿彩蝶,又像精灵仙子。在一片靡靡之乐中,众臣把酒言欢,恭贺皇帝收复司隶,恭贺丞相又建大功。

    吕布看着眼前繁华奢靡之风,忽然想起就在一月前,自己还在与曹军厮杀,一边是枪林箭雨,血肉横飞,惨叫呼号之声令人肝胆俱裂,一边却是酒池肉林,美舞弦乐,好一派盛世景象,不觉恍若隔世。

    正出神间,忽闻有人大声道:“陛下,既然丞相已经收复了司隶洛阳,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迁都洛阳,毕竟安邑虽好,却不过是偏安小城,洛阳才是祖宗基业所在,人心所向啊。”

    吕布眉头一皱,寻声望去,见说话之人正是太仆蔡邕。

    蔡邕生来耿直,这时发言出自内心,也是一时口快,一言既出,却不见有人附和,一班重臣尽皆目观鼻鼻观心,仿若入定僧人一般,仿佛并没有听到他的话一样,就连皇帝也是侧过脸去,不与他对视,为有吕布向他看来,眼中寒光闪闪。

    大殿中除了管乐之声,再无一点生息,先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