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4 风雷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64 风雷动 (第2/3页)

中的太守姜绍。

    “咳咳——”唐伯琥一时间又惊又怕,竟忍不住低头咳嗽起来,这对于他一个从小修习儒家礼仪的士人而言,是莫大的失礼之处。

    姜绍脸色异常严肃,他看着当场陷入尴尬的唐伯琥,一字一顿的说道:

    “唐功曹,本官出兵剿匪之时,以郡中事务委付相托,临时前就说了,君今当涂掌事,当检摄诸曹,纠擿谬误。郡府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尽心力,无为众先。”

    唐伯琥脸色顿时涨红,他自诩大权在握,又与太守心腹搞好关系,再加上剿匪军事节节胜利,他坐镇后方、输送辎重也是有功劳的,难免有些懈怠了。

    想到太守姜绍还在外面带兵没有返回,他这个代理郡中政务的郡功曹回家吃些饭菜、喝个小酒、唱个小曲,怎么了?

    又没人敢说什么。

    可没想到太守姜绍宛如天降,突然在雨夜里出现在郡府之中,顿时让松懈归家享乐的他下不来台了。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唐伯琥还没有意识到姜绍语气里面的严重性,只当做是太守的一次普通训诫,他忍不住辩解道:

    “府君委以重任,玉一刻也不敢忘却,今夜乃是——”

    “够了!”姜绍直接打断了唐伯琥的话头,难掩怒气地说道:

    “你以为代理郡中事务一切良好、井井有条?殊不知城中五斗米教早已暗中勾结铁官,私藏兵甲,密谋造反,那陈瑞、袁旌已逃得无影无踪,恐怕明日就要杀官造反,祸将至矣,君仍在梦中乎!”

    “这,这,这不可能啊,陈,袁二人非奸邪之徒,府君,这会不会是有人在造谣生事啊!”

    看到唐伯琥讶然失色,却仍然执迷不悟的样子,胸中早已有火气的姜绍气极反笑,冷笑道:

    “郡府诸吏以你为首,五斗米教在郡中信徒众多,还有什么人敢去造谣生事?”

    唐伯琥默然。

    他们唐家跟五斗米教关系密切,深知教中实力,加上这郡丞李旸已经倒台,被朝中来人押送回京受审,郡中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到什么说得上号的人物来牵头做这种事情。

    郡中五斗米教造反一事,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只是他心中也有一时愕然,为何府君对唐家、对郡中五斗米教之事洞若观火,难道说从一开始这位新太守就没相信过自己?出兵以后仍然时刻派人监视着自己,监视着郡中?

    这边姜绍却已不管错愕失态的唐伯琥,大步走出房门,只抛下一句轻飘飘却令他如遭雷击的话语。

    “唐家既然与五斗米教私下往来密切,当此非常之时,就请君家父子先行到狱中候着,一切是非曲直等日后平了教乱再说。”

    话音一落,门口适时出现了何攀和多名兵卒的身影。

    何攀看了看呆若木鸡的唐伯琥,面无表情,挥了挥手,被甲持兵的士卒走进来,紧紧抓住了唐伯琥。

    “何家小儿,最无信也,以虚言诓某,忘了平日相交之情了么?”

    唐伯琥被擒下后恍惚的精神才有些清明,顿时对门口的何攀破口大骂。

    何攀知道他要说什么,半年前姜绍刚上任时,作为太守心腹的自己,曾经借着一场私下的酒宴在犍为官场上散布过一个谣言。

    “府君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外有军旅之务,内有吏治之弊,曾私下对某言:此行当黜一大吏,郡府乃整齐耳。而后乃可择一主掾委付文书,专心灭贼军务,以上报天子,下安黎庶······”

    大概意思就是,新太守姜绍他是带着宫中诏令走马上任的,以军功起家的他受命剿匪之事,对于内部的混乱吏治,是打算罢黜大吏,提拔新吏掌权,整顿郡府人心后专心对外的军务,全力剿灭贼寇,完成自己在地方上的使命。

    这番话让当时在场巴结何攀的唐伯琥大喜过望,自诩已经获知新太守上任犍为的内情,结合自家的打算,决定不与郡丞李旸和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