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难知如阴 (第2/3页)
听唐玉的认知和见解。
“宴席上只感觉这位姜太守与其他上官不同,军中出身,年纪轻轻,身手矫健,言辞朴实,但待人接物也平易和蔼,使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唐玉因为之前的投书谋划没有见效,在宴席上见新太守姜绍对李旸甚是亲近,顿时心事重重,差点就要露出马脚,也没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其他人的表现。
“哦。”唐定内心对唐玉的说法不太满意,不过他也没有在这个时候苛责自家长子,而是眯着眼睛想了想,才继续说道:
“为父已经从成都友人处了解了一些情况。这位姜绍姜太守,乃是之前大将军、如今太傅姜维的假子,他在蜀地、汉中等地多次击败魏军,屡立战功,又出使东吴,和合两国,不久前刚刚娶了朝中大司马张绍的亲侄女,说他是背后依仗强大、心思手段不缺的朝中新贵也不为过啊!”
唐玉微微颔首,这位姜太守来头之大,他们之前早已经打听过了,否则也不必如此重视。
但他们也没有战战兢兢的感觉,因为这在蜀汉国内,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出奇的事情。
蜀汉说是一国,核心地区就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所以经常有朝中大有来头的贵人下放到外郡任官的例子,他们或是为了攒够资历,或是为了地方功劳,目的不一而足,但结果都是相同的,这郡县之地,只是他们晋升的一方台阶。
对待不谙俗事、走马观花的他们,事情往往反而更简单。
但他相信自家父亲久经宦海,不会无的放矢,所以他静静等待老父的下文。
见唐玉沉得住气,唐定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把玩了一会玉搔杖,才说道其中的关键之处。
“朝中形势变化莫测,得失之间,非你我能够揣度的。但这位姜太守既有来头,又非无功混资历之人,观他对待投书的举止反应,名不虚传,说是有心思有手段的朝中新贵也不为过。朝中既将这种人外任犍为,我等不妨从宽料想,这就必定是让他带着重要使命来的。”
“追讨郡中逋欠钱粮?带兵剿灭山中匪患?还是——”唐玉被自家父亲说的有些紧张,毕竟他们扎根犍为,郡内一切变化都算可控,最怕的就是来自朝中不可测的政治力量。
“表面上的名头自然是离不开这几个,但实际会不会还有其他,就不得而知了。”唐定叹了一口气,离开朝堂,他对成都的消息也不通畅,仅凭一些友人信件,只能推敲出其中一些门道,短时间内也无法全窥庙堂之算。
父子二人说到这里,相顾无言。他们唐家虽然在犍为郡有头有脸,但在朝中却没有巨擘可以依仗,终究无法窥探到庙堂中枢决策。
此时靠自家人在私下揣度猜测,纵然是才智出众,那也难免迷雾重重。
还是唐定先摆脱了这个迷瘴,他开口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