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攻守(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攻守(完) (第2/3页)

连带着也骂起邓艾等人。

    邓艾率军奇袭蜀中腹地失败,全军覆没,除了损失了牵弘、杨欣、樊震等一干魏军将校外,还把雍凉地区最能战的精锐军队一并埋葬在了蜀地。

    虽然魏国国力强大,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世兵军制,可以迅速从各地军户中继续抽调丁壮补充到边境军队之中,但少不了的,也要花大力气强征雍凉地区的羌胡部落从军作战,把那些本来就被视为“不稳定因素”的羌胡人马拉到战场上当炮灰使用。

    这些紧急纠集起来的军队,远远还没形成战斗力,不可和之前邓艾麾下的精兵强将相比,在战场上承担一些正面作战任务时也往往表现得不如人意,这一点已是时下魏军军中将校人所皆知的。

    胡烈无所谓眼前的蜀军军寨有没有拔下,或者用更准确的话来说,他的眼光已经不像年轻的胡渊那样,仅仅落在西北一隅上了。

    汉城之战后,钟会率领大军分路撤回国内,伐蜀一役虽然斩获了不小战果,可最终还是没能够吞灭蜀汉,也没能消化掉攻取的汉中、武都、阴平三郡。

    作为三军统帅的钟会当然要担责,他被免去了镇西将军的职位调回朝中,之前下狱的诸葛绪、皇甫闿、王买、荀恺等人也要被问罪。

    时下边境形势如此,一场有关魏国雍凉地区的军事部署、将校调整势在必行。

    有赖于军中同袍的衬托,兼任讨蜀护军的自己打破阳安关口(关城)、攻陷乐城,斩杀蜀将傅佥、王含等,伏击蜀将董厥、张翼部,挫败蜀军袭取定军山的军事计划,撤军时为大军击退蜀军追兵……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实打实的战绩,说一句在伐蜀之役中战功赫赫、勇冠三军也不为过。

    只要不出意外,边境军事、人事调整期间,自己将有望成为继邓艾之后,执掌西北边境军权的方面大将。

    这个仕途预想可不是胡烈白日做梦,他们临泾胡氏是安定有名的大族豪强,汉末以来胡家子弟多以军功入仕,他的父亲胡遵官至车骑将军,其他兄弟也多入仕,或在朝为官,或任职地方。

    其中早年就跟随司马懿征讨辽东的兄长胡奋如今更是司马家的心腹将领,可谓前途无量。

    胡烈已经从一些私下渠道得知朝中的最新政策动向,虎头蛇尾的伐蜀战役并没有阻碍司马家化家为国的步伐。

    晋公司马昭不断给德高望重的大臣如王祥、何曾等人加官进爵,笼络朝野人心,为自己下一步称王做好铺垫,同时朝中正在精心筹备恢复五等爵制度,着手准备修正制定新的礼仪、法律、官制等等。

    这是在为建立新的国家做准备啊!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经过朝中高人指点的胡烈觉得自己有必要趁势而上,在边境地区搞出一番大动作出来,配合朝中轰轰烈烈的政治活动。

    所以他积极推动、实行了这一场战后之战,亲率军队突袭阴平郡,想要用战功为魏晋嬗代推波助澜,也为自己和子孙铺平未来的仕途之路。

    这些日子已有一些突袭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