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攻守(3) (第2/3页)
功,先别想什么要把一些不合群的人搞下来,以国库的窘迫情况而言,是暂时不会让李简这个任上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事后又能替蜀汉朝廷背锅的异国降人离开的。
搞明白朝中的态度之后,董厥对执掌汉中军事后如何作为以及行事的分寸就有了把握。
他也是一个颇为自负的人,自认为自己可不是什么没本事的宦官黄皓之流,用不着趁人之危,使用一些下三滥的政治手段去对付姜维、姜绍的旧部。
他与姜家父子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成了意见分歧、势同水火的政敌,但他也是蜀汉有名望的大臣,是镇守边境的大将,自视还是有那强烈的气节在的。
他收复大将军姜维、辅汉将军姜绍的旧部人心,自有其他阳谋手段可用,比如眼前救援破魏寨,就是一次扩大声望、收拢人心的机会。
正在脑中筹划进军救援方略间,帐外有军吏匆匆赶来禀报,说是接应到阴平郡破魏寨派来的求援骑兵。
有个叫马番的骑兵伍长言称校尉徐遵已经击退了魏军的前期进攻,请求军中速速发兵救援,里应外合大破入侵阴平的魏**队。
“好!”这正是要打瞌睡就有人递来了枕头,董厥喜形于色,拍案起身,大声叫好,不明所以的军吏和幕僚被吓了一跳。
董厥也不管他们,径直下令说道:
“把那个叫做马番的求援骑兵伍长带到帐中来,我要细细盘问,若是情况属实,那就是破敌良机已至,本将要亲自上阵,率领军队驰援破魏寨!”
···
翌日午后,雨过天晴,破魏寨前。
“天杀的蜀兵——”
魏军阵前,倒霉的小卒杜克正微微眯着他那只独眼,努力打量着前方。
他伸出手掌遮蔽斜照过来的日光,但强大的光线仍然透过指间缝隙倾洒在战场上,给他身上那套残破潮湿的皮甲镀上一层奇异的光彩。
那一夜,骂骂咧咧的他侥幸不在棚窝,从关城墙上逃过一劫,仓皇北遁,跟着败军丢盔卸甲回到了汉中,然后经过一番波折后,又跟着钟会大军一路跌跌撞撞撤回了魏国境内。
本以为这场伐蜀之役就要这样结束,那成想到,那征蜀护军胡烈又组织了一场突袭阴平的战事,被紧急编入出征军队之中的独眼杜克只得在内心的埋怨声中,又无奈踏上了蜀国的土地。
此刻他正仔细打量着不远处的蜀军军寨。
作为边境的军户出身,年纪只有二十来岁的杜克已经是久经战事,从军这几年来,各种大小战斗亲身经历过十几次,就资历而言,他已是一名成熟的沙场老兵。
就他眼前所眺望到的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