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入局(求订阅) (第2/3页)
期内应该是没人还会想翻山越岭来打汉中了。
回观汉中的屯田,背后的军方态度异常坚决,对地方势力可谓是冒头就打、绝不手软。
在汉中郡、县严刑酷法办了几家平日为恶不少的豪大家并且檄文昭告全境后,各种声音和小动作有所消停,屯田进展整体上还算顺利。
唯一让人看不透的,就是这成都方面,朝堂上波谲云诡,大事小事不断,让局外人看得也是心惊肉跳。
天子寝疾,权力暂时交付在临朝称制的后宫和外戚手中,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朝堂之上既争当下,也争长远,早已有人围绕储君人选展开了一场激烈争斗。
纵观刘禅膝下诸子之中,守东宫的太子刘璿、奋勇击贼的北地王刘谌皆死于破城当夜的乱兵刀下,西河王刘琮早卒,论资排辈当以安定王刘瑶年级最长,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但新兴王刘恂往日却是最受天子刘禅宠爱的,恩赐远高于诸王,右大将军阎宇近来更是刻意与其交好,联络朋党帮忙造势,使得他在朝中有了不少拥簇。
究其原因,阎宇铆足了劲一门心思要推新兴王刘恂上位,全在于他内心认定,只要刘恂能够顺利继位为天子,拥有从龙之功的自己在朝堂上的权势将急剧扩张,更胜以往大宦官黄皓在时。
而新帝日后为了坐稳皇位和打压张皇后和她背后的外戚势力,势必要事事倚重他。到那时,他阎宇才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些日子阎宇没少与刘恂私下商议、奔走联络,撺掇朝臣上书形成舆论攻势,反对安定王刘瑶顺理成章变成第一顺位继承人。
他们一致认为,安定王刘瑶自幼体弱多病,从未有一日被当做储君专门培养过,才德方面更是乏善可陈。
当此国家危急局势,储君之位立贤优于立长,新兴王刘恂才华出众,又是天子平日里最宠爱的皇子,他才是这汉家储君的最佳人选。
朝臣之中也有一些秉承礼法长幼有序、为安定王刘瑶出声的,但人数不多,新兴王刘恂、右大将军阎宇一伙多管齐下、火力全开,很快就把他们的声音压了下去。
安定王刘瑶心志不坚,他本人自知扛不下国家这副重担,眼见朝臣之中没有多少人支持拥立他的,而新兴王刘恂一方却攻势猛烈,为了避祸,连忙上表自陈不足、坚决推辞,算是主动退出了储君之争。
而眼瞅着顺利打败了安定王刘瑶,新兴王刘恂一伙心中暗喜,还来不及弹冠相庆,蓄势以待的张皇后和张绍他们就突然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断了他们的计划。
为了守住自己一方来之不易的权力,张皇后和外戚也未雨绸缪,早早插手储君之争,只是一直蛰伏不发,在等待安定王刘瑶、新兴王刘恂他们之间分出胜负。
原来他们选定的储君人选是在当夜兵祸中被傅姆藏起、逃过一劫的太子幼子。
此子年幼,易于操纵,加上太子刘璿生母和妃嫔等大人尽数惨死在魏兵的屠刀之下,没有新帝继位后其他外戚争权的隐患,非常适合成为“国之储君”——张皇后和张绍心中的“好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