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5、军戏(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65、军戏(求订阅) (第2/3页)

这些人手中也握有一定兵马,但没有明显的派系倾向。

    只有老将廖化爱热闹,加上在军中面子大,才能够私下聚齐一班军将,搞些聚会活动热络气氛、联络感情。

    不过像这种私下场合,大将军姜维、董厥等重要将领一般是不会参加的。

    众人的亲兵一番比试过后,不出姜绍意料,姜由基拿了步射第一,不过骑射第一倒是被句安的一名亲兵拿了。

    他麾下的亲兵很多都是骑**湛的老卒,看来这家伙羁留敌国十五载,并非一无所获啊。

    老将廖化没有子嗣,最爱军中健儿,也喜好收假子,他拍打着年轻的姜由基,连声夸奖。

    见又是赏钱,又是赐酒的,姜绍还真怕他一时兴起开口把这个自己从沓中挖掘出来的神射手顺走,连忙过去打个岔,捎带着让姜由基拜谢后带着赏钱退下了。

    廖化人老成精,自然看出了姜绍的心思,他哈哈一笑,也不说破,又赏赐了其他翘楚射手,才招呼众人一起回到席上吃肉喝酒。

    与会者兴高采烈、言辞无忌,谈到了一些军中趣事或者荤段子时,自然又引得诸军将哄堂大笑。

    能够让宾客欣悦赴约、尽兴而归,也是主人公的一项好本事。

    期间,廖化还特意来到姜绍席上饮酒,与姜绍交流兵法。

    看得出来,他对姜绍这种能打的军中青年将校也很欣赏,像夸奖自家子弟一样由衷夸奖姜绍最近这几仗打得漂亮。

    尤其是在绵竹击杀魏国名将邓艾那一仗,他听到在战场上当众射落邓艾时,击掌叫好,说这可真是为汉军除了一大患。

    听姜绍说起他有一支伶人队伍编排军戏,廖化还挺感兴趣,竟盘桓席间没有离去。

    他也听说姜绍用这编排了一出《雪夜取关城》,讲的是姜维军袭破关城的故事,戏里面加入了百戏、滑稽、倡优等表演,看过的人都说有趣,朗朗上口的戏词还有军士传唱模仿起来。

    这年头行军打仗可没有什么消遣娱乐,第一次遇上这种新鲜事物,爱热闹的老将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见到老将上钩,姜绍心中暗喜,他邀请廖化到他营中观看《雪夜取关城》这出军戏,还声称如果廖化喜欢,他也可以让营中伶人排练一出有关廖化故事的军戏。

    比如他诈死骗过吴军,带着老母一路西来,重归汉家、忠孝两全的事迹,就是一个好故事,再取个名字叫《千里走单骑》,用心编排一番,就又是一出保家卫国、鼓舞军心的好戏了。

    若能找个合适时机在军中传唱一番,保准大伙都知道老将军壮年时的英雄事迹。

    老将闻言眼中异彩连连,竟是一下子站了起来,激动地来回走动,旁若无人。

    这年头著书立言的有,纂史立传的有,也有传私学、修家谱的,但编排军戏把自己的英雄事迹传唱开来还真是闻所未闻。

    他子嗣不兴,有后继无人、声名隳灭的烦恼,若真如姜绍所言,能通过军戏把自家事迹传诸后人,岂非了却心中一桩夙愿。

    ···

    “身在吴营心在汉,望断巫峡路漫漫——”

    数日后,廖化帐内,丝竹伴奏之声不绝,一个戎装打扮的伶人正在吟唱戏词,他目视远方,眉头紧锁,声音低沉,举手投足间似有说不尽的心事。

    满头白发的廖化坐在主位,眼眶湿润,感慨万千,旁若无人地拍打着身边的酒缸,呼着酒气低吟峥嵘岁月。

    “一身茕茕英雄气,迢迢征程多少里——”

    酒过三巡,各自少了拘束,席上早就热闹起来。诸将校听得廖化开腔,一人带头,其余纷纷拊掌喝彩。

    虽说这老将嗓音沙哑,唱得不如场上的伶人,但赴宴的人谁会去折了主人车骑将军廖化的面子,哪个不得在人前顺势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