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七章大封群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六十七章大封群臣 (第2/3页)

把王宫修起来,都不一定有命住的进去,都是给后辈修的。”

    丁辰连忙恭维道:“大王春秋鼎盛,正值壮年,何必要说那些丧气之语?”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不用说那些好听的话恭维,孤王自己的身子,自己心里有数,”曹操笑了笑,又对丁辰道:“你称孤父王即可,称大王有些生分了,听着别扭。”

    “诺!父王,”丁辰连忙改口。

    “这就对了,”曹操顿时咧着嘴喜笑颜开。

    他对着丁辰一直絮絮叨叨,跟个普通百姓家的长者一般无二。

    可是当他一坐到大殿中间那位置上,立即便有了俾睨天下的威严,令人望了不寒而栗。

    这时候众文武意识到,曹操依然是那个老谋深算的残暴君王,只有在丁辰面前才表现的像个慈祥长者。

    曹操沉声道:“今子文平定蜀地而归,功不可没,孤已奏明天子,赐其为陈侯,封骠骑大将军。”

    其实此时曹操虽然已经身为魏王,拿到汉室所有权力,但是封侯的权力却只能保留在天子手中,曹操想要给任何人封侯,还是要通过天子。

    所以曹操才准备要进行爵位改革,与天子封赏的爵位区别开来。

    不过现在还没有实施,只能沿用以前的制度封赏。

    陈侯乃是陈县县侯,已经是大汉列侯体系里面最高等级。

    而骠骑大将军也是汉朝廷武官体系里面最高的,毕竟再往上的大将军一职并非常设。

    曹操总要留给儿子继续封赏的空间。

    “多谢父王,”丁辰躬身,领取早已为他做好的印绶。

    曹操继续道:“此次西征,子林偷渡阴平,所立功劳亦不小,孤已有赏赐。

    另外子丹翻越阳平关,活捉敌将黄忠,这也都是大功,孤赐其为安乡侯,平西将军。”

    “多谢父王,”曹真激动连忙给曹操行礼,然后又偷偷看了看丁辰。

    西征军主帅丁辰是第一功臣,被封为县侯,下属之中最高便可以封为乡侯。

    曾经的曹真在曹府之中自卑懦弱,胆小怕事,在众兄弟面前连话都不敢大声说。

    可是自从拜丁辰为师之后,底气与勇气全都有了。

    如今除了丁辰之外第一个封侯,而且起步就是平西将军这样的武职,不禁令曹真感慨万千。

    犹记得数年前当初那场家宴,要不是大着胆子站到师父面前,说出拜师的话,说不定现在依然是那个终日躲在角落里的曹府义子,永远不会有机会像今天这样站在大殿中央,受到义父的册封,接受他人羡慕的目光。

    这些机会都是师父给的,这一点要永远记得。

    只听曹操继续道:“还有,孤要给子丹另一个职务,去雍州做刺史府长史,辅佐你夏侯叔父去吧。”

    此时坐镇西北的雍州刺史乃是夏侯渊。

    不过夏侯渊毕竟岁数也不小了,让曹真去给他做长史,那自是培养下一代镇守西北的军事长官。

    丁辰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岳父封曹真为平西将军,那是另有深意的。

    曹真聪明无比,赶紧又一次谢恩。

    接下来曹操封曹彰为新乡侯,平南将军。

    曹彰虽然立的功劳没有曹真和夏侯楙大,但毕竟是亲儿子,就算越级封赏也没人说得出来什么。

    曹彰得到这样的封赏自然喜不自胜,毕竟在众亲兄弟的比赛中他已经领先了,待将来无论父亲还是兄长登基之后,他定然能分到一块富庶的封地。

    这封赏自然让曹丕曹植等看了眼红不已,奈何他们只是负责坐镇后方,就算曹丕掌管整个细作体系,但是毕竟不用冒着风险阵前杀敌,所以封赏起来自然比不过曹彰这等冲锋陷阵之人。

    曹操继续一一封赏下去,赵云太史慈都被封为乡侯,而魏延甘宁都被封为亭侯,同时都得到四平四征这样的武职。

    曹操一边封赏,一边立即授予印绶,这些都是提前做好的,显然曹操对于封赏早就有深思熟虑,既做出相应的平衡,又能让每个人都感到一定程度的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