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来信 (第2/3页)
位前来,肯定也是有他的小心思的。
“最近,我听闻丞相想要效仿先帝,重新在军中推荐几个年轻的将领,当做新的五虎上将!”
关兴开口道。
蜀汉小五虎”,王平、张翼、马忠、句扶、邓芝。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是人们用来形容蜀汉后期没有名将的可悲局面,然而揭开历史的薄纱就会发现并非如此,在蜀汉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是继“五虎大将”之后蜀国后期的著名大将之一,此人就是张嶷。说起张嶷,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历史上张嶷是个很厉害的人物,曾官至蜀汉荡寇将军,封关内侯,和王平、马岱、廖化、张翼并称为蜀汉“小五虎”,算蜀汉后期名将了。
张嶷从底层一步步做到蜀汉政权的***,在作战中,张嶷剿抚并用,恩威并施,对顽固不化的首恶必办,对胁从者诱以恩信,获得朝廷上下以及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以至于后来南方一有作乱,朝廷就会第一时间想到张嶷,派他领兵平叛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称赞张嶷“慷慨豪烈,士人咸多贵之,识断明果”。 首发更新@ 清朝的理学名臣李光地,也曾评价“赵云张嶷不独有将略,其见事明决持重老成,实古重臣之选
我们先历数两汉时期,益州籍的良臣名将:
无。
呵呵。益州的开发本来就晚于中原,在刘邦被项羽排挤到汉中的时候,益州还被认为是蛮荒之地。三国时期的益州,地方虽大,人口却不算很多。而且大多是山民,读过书懂礼仪的太少。这时候的益州,人口素质普遍不如中原和江南,所出的人才自然也少。
历史上一贯认为,刘备和诸葛亮打压本土氏族,是益州人才不能为其所用的主因。但是这个逻辑是不通的,刘备诸葛亮都是懂管理,重视人才。(本章未完!)
东吴来信
的好领导。打击本土不听话的大家族,魏蜀吴三家都在做。不过这并不妨碍启用培养对你效忠的本地人才。为什么印象里蜀汉对益州人只有打压,不见重用呢?实在是因为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