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二更鼓:教坊春深,风月情浓 第二百三十二章 李代桃僵故 (第2/3页)
神木的串。
北方有窅娘,南方有桃娘的名气,不仅在南唐盛行,也传到了吴越,传到了大宋。甚至传到了赵光义的耳朵里。
当初赵光义交了兵权,选择做开封府尹。赵匡胤原以为一个府尹,兴不起什么风浪。但他小觑了赵光义的本事。
赵光义从坐上开封府尹开始,便开始广泛结交各路人物。有朝廷中的,也有不少虽然暂时没有功名,但是有谋虑有本事的人。其中的能人贤才,在赵光义的周旋下,进入朝廷为官。一时赵光义府中幕僚能人辈出,人才济济。有精通人情官吏的宋琪,能言善辩的程羽,文武兼备的贾琰、姚恕等人。
开封府俨然成了个候补朝廷,各种朝中大事,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开封府里已经有了几种应对措施。而赵匡胤也惊讶地发现,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上朝的时候,赵光义的排位虽然在宰相之后,但是宰相的提议会遭到朝中众大臣的驳斥,赵光义的提议却很少有人反驳,反而是各种附和之声。
赵匡胤发了慌,武斗他还在行,这耍脑子的文斗他不行。更何况如今他是一国之君,凡事总要注意形象和影响。在朝堂上即便打压赵光义也要有理有据,可他却偏偏从赵光义的提议中找不出什么缝隙漏洞。这让他苦恼又无奈。亚介双血。
乾德二年,赵匡胤把原后周的宰相王溥、范质换成了赵普。如今朝中,也只有赵普有能力和赵光义抗衡。于是朝廷里便形成了以赵普和赵光义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斗得乐此不疲。这下赵匡胤松了口气,坐山观虎斗得悠哉。还不时帮着赵普打压一下赵光义。有这么互相斗争的两派,赵匡胤这个皇帝反而轻松了,不同意哪派,只需要附和另一派就好。再也不必像从前那样绞尽脑汁想说辞。
赵光义第一次听到桃娘的名字,是府中幕僚聊起大宋减了对南唐军盐的事时,有人提起的。桃娘两个字让赵光义的心莫名地跳突了一下,不由让那人细细说说桃娘的事。
于是那人便把怀袖姑娘如何跳舞募集银子去沥盐的事说了一番,叹道:“南唐还有这等刚烈有志的女子,还很有头脑。”
赵光义不禁问道:“她不就是那个李煜赐了封号的官妓怀袖吗?为什么叫桃娘?”
那人回道:“桃娘是老百姓给她的称呼,也有叫桃娘娘的。据说是因为她喜欢在自己身上画朵桃花。这也常见,妓馆那些姑娘都喜欢冠个花名,在身上描画。”
赵光义的眉头蹙了起来,从描述中,他看不到一点小桃的影子。他的桃宜,没有这么能干,也没有这么聪明。她只是个有些娇俏,有些柔弱,又有些倔强的丫头。更何况,她也许,已经死了。想到这里,赵光义的心又开始绞疼。可是想起这个叫桃娘又会跳舞的女人,赵光义的心里有种莫名的滋味,不见见,终究是不甘心的。可南昌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