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二更鼓:教坊春深,风月情浓 第一百七十一章 春夏共至情 (第2/3页)
赵匡义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可抗拒的威力。叶老三也不敢再多说什么。看来小桃是找了个硬靠山。半晌才讪讪地问道:“你们回来是长住还是短住?”
“不一定。”赵匡义答得简单。
“哦。”叶老三应了一句,看了看小桃仍旧是紧皱眉头,又不由补了一句,“要是想起来记得告诉我一声。”说完拄着拐杖出了门。
赵匡义看着叶老三的背影,把小桃搂得紧了些:“别想了。省的头疼。”顿了顿道,“我去抓药回来,你走不走?”
小桃甩了甩头,把刚才的事情放在了一边,一说出门,小桃心里就是欢悦:“当然走了。”
云湾村只有一个土郎中,铺子里的药缺这个少那个的。赵匡义带着小桃去弦高镇上去抓药。从云湾村的七里溪渡头到弦高镇要划着筏子过去,坐在小小的筏子上,小桃又开始失神。这筏子,这两岸的景致,对她来说,都是那么熟悉。
船行到中间,要过两山夹起来的一线天,小桃的脑中忽地就滑过一个白色袍子的身影,像闪电般迅疾,把快要撞上一线天石壁的她拽了回来。小桃的心用力跳了一下,看着身边眉目沉静的赵匡义,闭上了眼睛,把刚才跑到脑子里的幻象赶了出去。
到了弦高镇,赵匡义按着霍仲给的方子把药抓齐,又和小桃在镇上转了转,买了些笔墨纸砚,带回了云湾村。
云湾村的日子过得宁静而惬意。赵匡义找了份私塾先生的活儿。云湾村最东头的戴家是村里最有钱的最富庶的人家,给家里的几个孩子请先生最是不吝惜钱的。赵匡义不仅能教些四书五经,更主要的还能教刀枪棍棒,强身健体。一份工钱教了两份活,戴家自然乐此不疲。云湾村里识字的少,赵匡义也帮人代笔写个书信,写个斗方对联的,倒是不乏活计。
小桃在家中做饭洗衣,闲来无事么练练舞,要么照着赵匡义的笔迹写写字。生活轻松而平静。
霍仲开的药也在渐渐起着作用。虽说汤药不比针灸来的快,但小桃服了汤药后,只觉得头脑里越来越清明,原来的沙沙声,钝疼感,都在渐渐消失。记忆里断了的篇章也在逐渐地拼接。小桃由不住地出神,但有时又被连接好的回忆吓得愣怔,不得不强迫自己再去忘掉这些回忆。
惊蛰过了,屋子换上了碧绿的窗纱,窗外的蝉鸣虫唱渐渐多了起来。而陇上的桃花也开始绽放,一树一树,如火似霞。影落半坡,十里纷纷。小桃随着桃花的绽开心情也格外地好,时不时爬到树上枕着一树桃花,就是一觉好眠。赵匡义有时担心她会掉下来,但后来却发现自己多虑,小桃似乎天生就是属于桃树的,跳上窜下,睡觉倒挂,都难不倒她。
那段日子,天高云淡,桃花逐水,美好得都有几分不真实。
夏天到了,雨水变得多了起来。木屋虽然被修缮了一番,但是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