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二更鼓:教坊春深,风月情浓 第一百六十四章 重重险象生 (第2/3页)
东边就可以。要是采些名贵的,就去西边,不过西边山又高又深,进去容易迷路。”药童看了看赵匡义好奇道,“你不会想进山吧?不熟悉路可别去,尤其是西边的,当心夜里遇见狼。”
药童本是好心,但一句遇到狼,让赵匡义的心又狠狠揪了起来。赵匡义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小桃跟着的采药人不只一个,听店家说是什么岐黄药会。如果是采寻常药材,大可不必这么多人结伴而行,那一定是走的西边那条路,去采名贵的药材。赵匡义没再多言,向着西边的路大步走了过去。
西边的路起初有些石阶,是人们为了进山方便用石头铺就的,走了大约两百多阶后,就没有了石阶,全成了山间的小径。赵匡义顺着人踩出来的路向上走着。开始坡比较缓,越往后走,坡越来越陡,路两边棘草丛生,也越发难走。
赵匡义向上爬了半个多时辰,越来越急。这里的路倒是像有人走过,地上的薄雪有被踩开的痕迹。赵匡义仔细盯着路上的蛛丝马迹,顺着有人迹的地方向上快速地爬去。太阳越来越偏西,他必须尽快找到小桃。否则到了夜里,自己只怕也要迷路。赵匡义加快了步伐。
又向上快速地爬了许久,终于到了一处平台,有几个磨平的树桩,既然树桩磨平,说明这里常会有人停歇。赵匡义在平台附近来回走着,搜寻着,忽然看到一条小径通往后面似乎有亭子,赵匡义赶紧走了过去。
亭子里有几个人正在歇着,从背着的口袋里往外拿着干粮准备吃,还有几个人在一旁说着话。赵匡义赶忙过去一抱拳,沉声问道:“敢问你们可是山下镇上岐黄药会的?”
那些人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一番赵匡义,面露惊讶,他们的额头也没写字,这个陌生的小伙子是从哪看出来他们是岐黄药会的?其中年长的那位点点头道:“阁下是?”
赵匡义悬了半晌的心才终于缓了缓,道:“是不是今早在饭庄有个姑娘同你们一起进山采药?穿着绿裙子的,她现在在哪儿?”
“她?”那些人中一个女子笑道,“她是你什么人?你这巴巴地从山下跑上来就为了找那个姑娘?那你之前怎么不和她一起来呢?”那女子见到陌生人,话却不少,不由说个不停。
赵匡义没心情同她说些不相干的,眉头也越皱越紧。这时旁边年长的咳了一声道:“好了,别和这位公子开玩笑了。”说着对赵匡义正色道,“早晨是有一位姑娘和我们一起进山采药,不过我们在主峰东边水涧旁的树下,便已经分开。”说着想了想道,“要是她那时就原路回去,此刻肯定早已回到饭庄了。你们会不会恰好走散了?”
赵匡义听到这话,心嗖地窜了起来,自己千算万算还是走错了,要是走东边那条路,兴许和小桃就遇到了。赵匡义匆匆道了谢,不顾下坡的路陡,三步并作两步连跑带奔冲下了山。
“哎!”身后那姑娘不无遗憾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