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章二三 皇帝的态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章二三 皇帝的态度 (第3/3页)

家安分守己,或许还能保存颜面,如果胡作非为,就离覆灭不远了!”

    见朱慈炯依旧有些抵触,皇帝说道:“你永远不要忘了,孙伯纶是武将,他杀过的人,比你见过的都多!”

    朱慈炯低下头,泪痕满脸,缓缓离开了书房,皇帝叹息一声,身子靠在了一旁的柱子上,对身边一直不说话的王承恩说:“王大伴,慈炯只有一样像朕,但是这个时候,朕却希望仅有的一样也没有呀。”

    王承恩侍奉皇帝几十年,又是看着朱慈炯长大的,如何不明白皇帝说的意思,确实,朱慈炯只有一点像皇帝,那就是执拗的脾气,完全不听劝,而今日,朱慈炯也只是暂时屈服罢了,皇帝根本没有说服他。

    “皇爷,事情没有您想的那么差,秦王是个仁义的人,不会对皇室.......。”王承恩低声劝慰说道,但是话没有说完,就被皇帝给打断了。

    皇帝笑着摆摆手,说:“没用的,人在潮中,身不由己呀,王大伴你知道吗,其实朕早就做好了禅让的准备,也数次与秦王私下提出过这个建议,但是都被秦王拒绝了。”

    王承恩吓了一大跳,近些年,皇帝对目前的处境早就看开了,与秦王的私人关系变的很融洽,便如朋友一般,秦王在军机处下值,有时还会去坤宁宫,与皇帝喝茶聊天,他一直侍奉皇帝,也知道有过几次谈话是绝对机密的,他原以为是皇帝碍于颜面,私下对秦王提一些要求,不曾想却是谈论禅位之事,王承恩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求道:“皇爷,事情尚未到这个地步呀。”

    皇帝释然一笑:“那到什么地步才可以呢,天下大乱,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吗,其实朕想过,如是朕诚心禅位,不仅天下安定,还能保住皇室的资产,总好过历朝历代,被灭的皇族吧。”

    说着,皇帝忽然摇头,说道:“只是没想到,他竟然对皇位毫无兴趣,所谋深远啊。”

    “皇爷,现在该怎么办?”王承恩着急问道,见皇帝,犹豫他说:“要不然,老奴去请秦王,皇爷亲自与他相谈,万万不可让秦王误会呀。”

    皇帝微微摇头,思索片刻,说:“无需如此,这样吧,你往宫外放出消息,便说天子早有禅位的意思,然后再告知秦王,便说,朕想召见刘宗周。”

    “刘宗周......。”王承恩咂摸着这个名字,恍然明白,皇帝哪里是想见刘宗周,只不过想借着这个清流领袖的口,把自己禅位的想法告知黄道周和天下清流儒生。

    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已经完全失控,不要说引发这场变乱的黄道周,就连计划周祥的秦王都渐渐控制不住局势了,在士林报那片《天下归秦》的文章在京城发售的第二天,京城几份报纸接连有声音发出,先是有小报对口诛笔伐秦王篡权乱政,继而是几份大的报纸报道了皇帝早有禅位想法的文章,一时间,大明的舆论走了两个极端,一个邀请天下仁人志士共诛孙贼为首的叛逆,另一个则是支持皇帝禅位,以秦代明。

    然而,很快后者战胜了前者,成为了舆论的主流。

    孙伯纶很快便弄清楚了第一种舆论是定王在后面搞鬼,却也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无论对皇子做出什么惩罚都是不应景,但是第二种舆论却是皇帝在背后推动就不是孙伯纶预料的了。

    因为打了孙伯纶一个措手不及,皇帝如愿见到了刘宗周,表达了自己禅位的意思,但是这种思想是刘宗周绝难接受的,以死相逼之后,皇帝选择了妥协,刘宗周却也没有向周围人谈及一句,好在东厂有密谈安排在皇帝身边,让孙伯纶成功阻止了皇帝的一个危险的计划,防止了局势恶化到难以收场的地步。

    在没有得到刘宗周的理解之后,皇帝竟然暗中计划,在大朝会上与百官公开谈论禅位之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