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二 杀人诛心 (第2/3页)
方坐起,倒也有入朝为官的可能,但是黄道周已然古稀之年,能熬到那个时候吗,再者说,如今京城传来消息,秦王有试行退休制度,便是军机处重臣,超过七十五岁也得退休。
至于另一个直入中枢的法子,便是成为秦王的顾问,虽无职衔权柄,却可近身建议,但一黄道周想要做的事,秦王万万不会把这么一个麻烦放在自己身边的。
黄宗羲微微摇头,说:“着实没有良策了,哦,老先生拳拳之心倒也并非无处施展,老先生创办的士林报,标新立异,在京城也是极为畅销的,听闻天子也是日日拜读的呀,报纸刊物虽然是秦王首创,却也为平民百姓抒发言论,影响中枢铺平了道路......。”
这些话本来只是劝慰之言,但是黄道周的神情却是呆立在了那里,他忽然感觉自己有些缘木求鱼了,若想影响中枢,何必入朝为官,报纸刊物也是一大利器呀。
在黄宗羲走后,黄道周久久不能平静,他心中思索着士林报之事,心中渐渐有了计划,他急忙赶往了文社,找到了负责刊印士林报的管事,与以往多以文章相赠或者论道辩经不同,黄道周竟然询问士林报的售卖情况,特别是京城的售卖情况。
管事有些吃惊,以为自己私下的小动作被主家发觉了,但是回答了之后,才知道黄道周是在询问士林报在大明的影响力,管事自然不敢隐瞒,如实回答。
让黄道周有些不敢相信的是,士林报在大明的影响力还是极大的,仅次于朝廷办的几份报纸,原因很简单,士林报的内容标新立异,说白就是胆子大,什么都敢说,尤其敢于针砭时弊,与朝廷对立,总是报道一些朝廷不想让百姓知道的事情。
在了解了士林报的影响力和受众人群之中,黄道周回到家中,十余日不见客,整日在书房之中,终于写出了一片宏论,编造了一个笔名,刊登在了士林报上,这篇宏论很快引起了轩然大波,最终点燃了覆灭大明的导火索。
黄道周的写的宏论非常标新立异,大谈天子禅位之事,并且从各类蛛丝马迹之中分析出,秦王已经有了登基称帝的想法,而最好办法就是让天子禅位,让位于秦王,完成皇权的和平交接。在最后,黄道周还写明了天子禅位的整个过程,描写的极为详细,整篇文章堪称以秦代明,受禅登基的计划书。
显然这是黄道周以退为进的谋略,先把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展现在世人面前,若秦王真的如此,便是早有预谋,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若秦王没有如此,接下来就是逼迫秦王自证清白,最后还政天子。
显然这是黄道周的阳谋,只是剧情并未向着他计划的方向发展。
京城,军机处。
“气煞我也,东林逆党败坏朝纲,本王饶过了他们,清流们整日夸夸其谈,不知政事,本王也容忍了他们,没想到却背后捅了本王一刀,当真是目无法纪,真当本王是软柿子吗?”孙伯纶当着在场所有重臣的面,把士林报狠狠的拍在了桌子上,上面四字标题极为显眼:天命归秦!
当值的军机处重臣全都没有敢说话,躲避着秦王冷峻的面容,孙伯纶环视一周,他当然知道这是黄道周这个迂腐酸儒的勾当,即便是署了个笔名,也逃脱不了东厂的监察,他担心的是,朝中这些从自己执政之前留下的老臣参与其中。
“看来江南之变,本王杀的人是少了一些!”孙伯纶淡淡说道。
此话一出,军机处中所有的重臣都抬起头来,如果以杀伐处置此事,那可是要天下大乱的,虽然秦王很重名声,但是若权力保不住了,名声又有何用呢,所有重臣都不敢再置身事外了。
众人相互看看,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也是今早得到的消息,消息来源也是来自这版士林报,虽然已经预感到一场巨大的政治漩涡已经开启,但如今尚且处于形势未明的阶段,想要发声,却又不好表态,几个重臣相互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