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章二一 大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章二一 大功 (第2/3页)

纶的长子和已经确定的继承人,孙东符非常清楚而且支持父亲的帝国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利用欧洲人的力量,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征服俄罗斯等四个国家,既解除大明帝国在陆地上仅剩的一些威胁,还能把南亚、西亚等富庶地区收入囊中,但是这个帝国战略有一个缺点,或者说是隐患,如果一个不慎,欧洲可能会联合在一起,成为威胁大明霸主地位的势力,至少根据孙东符的了解,英格兰和荷兰这类新兴资产阶级国家没有什么无法解决的血海深仇,而宗教更是促成联合的积极因素。

    如今一个介入欧洲国家间的机会摆在面前,向来以大胆著称的孙东符,如何会放弃呢?

    孙东符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果断坐上了调停者的宝座,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震惊了所有人,那就是成立一个由此次瓜分盛宴与会者组成了一个国际组织,虽然孙东符竭力想要促成了一个类似于后世联合国一样的大联盟,但是最终形成的却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合组织,事实证明,这个国联组织没有解决任何争端的能力,只是为其成员国提供一个吵架的场所,然而,对于欧洲国家们来说,这就足够了,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永久的吵架场所,在他们看来,吵架总比赤膊上阵要好的多。

    然而,在孙东符坚持下,国联组织还有确定了两个基本的原则,第一是承认成员国的国家主权,第二便是所有的争端都必须在大明帝国参与且制定的框架下解决。

    两个原则中,前一个彻底杜绝了欧洲形成了一个超大国家,使得不会形成类似于大明的超级帝国,而第二个则是从法理上确定了大明世界霸主的地位。

    有了吵架的场所还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案,所有人都知道,欧洲国家的争端包含了领地、宗教、贸易、王权继承、民族都诸多因素,就是一团乱麻,而且是快刀斩不断的乱麻,孙东符根本没有能力调解,事实上,他也不想调解,孙东符提出的方案很简单,简单的概括就是把所有的争端都搁置下来,留给以后解决。

    搁置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让争夺的区域变成非军事区,让某些民族和地区自治,甚至直接交给国联托管,或者索性签署有时限性的停战条约。

    这些明显包藏祸心的方案被欧洲人一一接受,他们实在不愿意放弃这个改变国运的时代,而且都把心思放在了未来,各国的想法都差不多,这个大开拓大征服的时代至少会持续四十年,四十年的时间足够一个国家强势崛起,那个时候,现在的敌人还是未来的对手吗?

    一直到这个时候,所有的谈判才宣告结束,瓜分世界的大幕算是正式的拉开了。

    而在大明本土的孙伯纶是在四个月后才接到来自欧洲的汇报,对于孙东符在欧洲的工作深表满意,特别是国联和调停事务更是感到惊喜,虽然由郑森主笔的报告之中,极力的淡化英格兰人在调停过程中对孙东符的影响,但是孙伯纶还是敏锐的察觉到,孙东符的在调停欧洲各国关系的做派,具有浓郁的英格兰风格,那是一种欧洲搅屎棍的自我修养。

    当然,孙伯纶不会有这类言论去评价立下大功的儿子,孙伯纶将这类手段称之为离岸平衡手。

    里斯本会议历时四个月,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崇祯三十年了,孙东符的环球舰队再次起航,带上瑞典国王的继承人卡尔古斯塔夫,先后对欧洲各个主要国家进行访问,而访问的最后一站则是瑞典,孙东符在瑞典呆了两个月,舰队再次起航,跨过大西洋,带着英格兰、荷兰、法兰西、西班牙和瑞典的官员,沿着美洲海岸线南下,一路接收这几个国家在美洲的海外领地,因为事情繁琐,且有反复,所以原定的归国计划延缓了半年,预计会在崇祯三十年末赶到天津,完成这次的环球航行。

    而里斯本会议的结果早就传回国内,通过报刊等手段,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