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章二三 父亲的荣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章二三 父亲的荣耀 (第2/3页)

沉重,深吸一口气,打开书信看了一遍,然后看向了郑鸿逵:“在出征之前,父王给过您一份秘密计划吗?”

    郑鸿逵微微点头,把房间内所有人赶出去,从密匣之中取出一份红色封皮的计划,小心打开,看过之后,说:“殿下要求本官亲率舰队,于崇祯二十九年登陆舟山封锁浙江沿岸,并且择机登陆攻取杭州。”

    “计划中没有关于世子的安排。”郑鸿逵说到。

    然而孙东符并未说什么,而是把私信递给了郑鸿逵,郑鸿逵接过来一看,面露喜色,秦王要求世子从济州港乘快船回京城,入大都督府,赞画平定江南之事,郑鸿逵联想到出征之前就听到的风言风语,断定这是秦王让世子总督江南之事,想清楚这点,郑鸿逵连忙抱拳:“恭喜世子殿下,贺喜世子殿下。此乃必胜之战,世子先平日本,再定江南,一飞冲天,鱼跃龙门呀。”

    然而,孙东符却毫无喜色,他冷冷的看着兴奋的有些过度的郑鸿逵,忽然说到:“我拒绝这个命令。”

    郑鸿逵大感差异,完全无法相信,他颤声问道:“这是为什么,世子,这可是秦王的栽培,与你来说可是大利,待平定江南之后,世子也是国家功臣,封侯拜公不过等闲,待威望高升,日后继承秦王权柄更是顺理成章了,这是秦王为你前途的谋划,世子可莫要冲动啊,以大局为重。”

    在郑鸿逵眼里,世子孙东符之所以这般,完全是叛逆心理在作祟,就像自己的幼子一样,越是自己安排的越是反对。

    “世子,秦王对您是望子成龙呀,卑职虽与秦王私交不多,但也知道。他是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也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世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郑鸿逵坐了下来,贴身过去,低声劝慰到。

    孙东符微微摇头,他问道:“郑大人,您以为父亲之与大明如何?”

    郑鸿逵微微一愣,不知孙东符是什么意思,孙东符又问:“我的父亲究竟是国之柱石还是篡权的奸臣呢?”

    郑鸿逵直接站了起来,义正言辞的说到:“秦王虽起于草莽,却是当世英豪,平东虏、灭流贼、败洋夷倭寇,拓疆万里,如今海内生平,可谓救世之主,于大明江山社稷有大恩,于汉家百姓有大恩,若无秦王,大明何在?百姓何如?”

    郑鸿逵深吸一口气,说到:“世子虽然年轻有为,到底年纪尚轻,万万不可听小人之言,世子是秦王嫡子,若嫡子与父相悖,是人伦惨剧呀。”

    “郑大人说的极是,却是误会了我的意思,父王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偶像,父子一体,我自然不会有二心。您对父王的评价正是我心中所想,父王既对国朝百姓有大恩,那国朝百姓当如何报恩呢?”孙东符认真的问道。

    郑鸿逵不知孙东符话里的意思,孙东符深沉的说到:“父王从崇祯四年起兵,历时二十四年,挖坑、栽种、施肥、看管,费心尽力了二十多年,结了果子,却被旁人摘去了,这是何道理?”

    郑鸿逵说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世子乃是秦王嫡子,摘了秦王的果实又如何呢?子承父业,自古已然。”

    “不,这次不一样,我可以替父亲出征日本,可以为他平贼剿逆,但是绝不能总理江南之事,平定江南,一统天下,这个是父亲毕生的愿望,也是专属于他的荣耀,即便是他的嫡子,我也没有资格越俎代庖!”孙东符坚定的说到。

    他站起来,拉开百叶窗,看着外面渐渐落下的红日,道:“父亲于国朝百姓有大功,国朝百姓就应该筹赏于他,仅仅是执掌大都督府,封秦王可筹赏不了如此大功。”

    “世子,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郑鸿逵越发感觉不对劲了,惊诧问道。

    孙东符淡淡一笑,认真说到:“郑大人,一统天下之日,就应该是父亲登基称帝之时,也该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