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章十二 遏制策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章十二 遏制策略 (第2/3页)

在吴甡看来,日本可是拥有两千万人口的,虽然与大明一衣带水,唐宋时代也从中国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但与朝鲜可是具有本质上的差距,在文化层次就是难以吞并的,一旦变成了全面战争,后果不堪设想,两千万人,又是在本土作战,凑出一百万兵不是问题吧。

    “白谷向来知兵,大略之上,秦王也多仰仗于你,不知可有章程定下,可否说一说,让我这个老家伙也稍稍放心一下。”吴甡见孙传庭满不在乎,只得把来意说明白。

    孙传庭笑了笑,说:“吴大人啊,秦王也未曾与我商议此事,不过您既然这么问了,我便实话实说了吧,秦王也是没有下定决心呀。”

    “为什么?”吴甡诧异问道。

    孙传庭哈哈一笑:“还能为什么,日本就是一个刺猬球,难以下口呀。”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水,说:“日本虽然贫瘠,但也是有银山铜矿的,能养活两千万人的地方,至少比西伯利亚强的多吧,秦王怎么不想吞并了,但恰如您一直以来顾虑的,日本人太多,又和朝鲜不一样,吞不进咽不下,消化不了,最后反而成了坏事。”

    说着,他拉过身边的小车,上面有一个铜制的地球仪,孙传庭转了转,指了指美洲和后世澳洲两个地方,说:“这两块土地都算是无主之地,每个都比华夏故土都大,秦王说,每一个都是适居之地,若是为旁人所得,足够成长起两个有能力威胁大明的国家,虽然西人涉足了美洲,但人数很少,两块土地上都是一些生番,把吞并日本所花费的资源投入到这两块地方,足以占据其一!”

    “依你所言,不会吞并倭国了?”吴甡问道。

    孙传庭摇摇头:“至少短期内不会,但是也不能放任日本,对吗?”

    吴甡点点头:“此言甚善,决不能放任,这些年,老夫对西夷也是多有了解,泰西诸国,丁口多不过三五百万,便可纵横四海,进取东方,秦王开海不过五年,也可独霸海洋,泰西人做得到,大明做得到,倭国自然也做得到,倭国更类似泰西诸国,土地贫瘠,人民无法靠耕植为生,只得出海搏命,倭国本就丁口兴旺,不乏匠人水手,若效仿此道,不出三十年,必将再为大明之患,哎,万历朝三大征,老夫也曾批判朝廷劳师靡费,现在看来,入朝抗倭倒是真有先见之明,若是当年不管,倭国怕是早已成为海上强国了。”

    孙传庭笑了笑:“那吴大人以为当如何?”

    吴甡道:“若无吞并之能力,也不可放任自流,倭国之事大明还是要操持上下的好,既要让其开国通商,让大明得海贸之利,也要防备其依海兴国,老夫思前想后,若倭国恢复到几十年前,藩镇自立,无有中央的状态,自然也就不会威胁大明了。”

    孙传庭却是直接愣住了,他从未想过吴甡这个士大夫竟然也有得不到就要毁掉的想法,如果放在三年前,自己提出类似的构想,一定会被其以道德、良知批判的。

    愣了片刻,孙传庭微微点头说:“下官也是这般想的,如今大明陆上与诸国争霸,海上和西夷争雄,还要开拓新土,平定南京叛逆,实在没有资源和精力去吞并日本,不如退而求其次,以遏制为主,待局势明朗,力量充足,再行吞并之事。”

    “孙大人可有良策?”吴甡瞬间感觉遇到了知己,笑问道。

    孙传庭自然和盘托出,这个策略二人商议许久,最终送达了孙伯纶那里,由此定下了对日的国策,简单说就是分其土,乱其国,传文化,主遏制。

    大明对于日本的抓手还是有很多的,除了正在培育的高山中明为首的切支丹群体,已经出现投靠意图的长州藩,还有琉球,早在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德川幕府派遣萨摩藩出兵进占琉球,逼迫琉球这个大明的藩属国朝贡,造成了一国两属的局面,显然,这是大明所不能接受的。

    而对日国策落到实处就是一个久远的计划,从领土方面来讲,要把琉球从萨摩藩手中解放出来,重新归为大明的藩属,并在其国内获得港口,像吞并朝鲜一样,慢慢吞并这个小国家,而在北面,则是夺下虾夷地,把日本限制在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岛屿上,限制其生存空间。

    除了领土,便是逼迫日本开国贸易,把与对外贸易的特权从幕府手中分摊到各地藩国那里,雨露均沾,通过支持其国内的倒幕力量,将日本重新拖回战国时代。而在贸易的过程中,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