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票房注水的历史重现 (第2/3页)
他想了想,点开一个加密邮箱,收件人填的是经侦支队某位旧识的公务号,正文只有一句:
“线索供参考,是否立案,贵方自决。”
附件上传完毕,发送。
“我不告你,我提醒你查你。”陆砚之合上电脑,端起空杯子晃了晃,“合法,合规,还不用背锅。”
---
第二天早上九点,顾晚舟才睁眼。
她裹着羽绒服窝在沙发上,薯片袋捏得咔吧响,手机搁在膝盖上刷邮件。看到陆砚之发来的PDF,她没急着转发,而是先点开电影局官网的举报通道页面。
收件人填好,正文只打了一行字:
“请复核《烈焰城》票房真实性。附:三年内赵氏系影片共11部存在相似异常。”
然后把PDF重新压缩一遍,加上双重加密,点击发送。
搞定。
她顺手把摘要版截了个图,发回陆砚之微信,配文就三个字:
“风起。”
---
中午十二点十七分,电影局官网更新了一条简短公告:
“已关注网络反映的个别影片票房异常问题,将依法启动复核程序。”
话不多,但够狠。
几乎同一秒,微博热搜炸了。
**#赵氏票房造假实锤#** 直接空降榜首,后面跟着一堆衍生词条:
**#烈焰城票房98%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我们一直在看假数据#**
**#建议查查还有多少片子是刷出来的#**
各大影视博主开始下场解读,财经号贴出赵氏旗下影院近三年排片曲线,有人甚至扒出了当年负责《烈焰城》宣发的项目经理朋友圈截图——那人半夜两点发了一句:“今天KPI完成了,睡了。”
评论区彻底疯了:
“所以这些年我们以为的爆款,其实是资本自己演给自己看?”
“难怪有些片子明明烂到抠脚还能拿奖,原来是数据都P好了。”
“建议以后每部电影上映前先公示排片逻辑,不然观众纯属被耍。”
“顾晚舟这是拿显微镜照娱乐圈吧?”
更狠的是,某券商连夜发布研报,下调赵氏文化传媒评级至“卖出”,理由是“重大合规风险暴露,监管介入可能导致资产重估”。
股价应声暴跌。
开盘还稳在23块,收盘直接砸到18.4,市值蒸发近三十亿。
有股民在股吧哭诉:“我昨天刚抄底,今天就变韭菜了!”
底下立刻有人回:“你抄的是赵氏的底,不是市场的底。”
---
陆砚之是在书房关掉电脑的。
他摘下眼镜,钢笔搁在案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