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黑历史曝光的深夜炸雷 (第2/3页)
演有没有喊卡。”
陆砚之嘴角一扬:“好家伙,形成肌肉记忆了?”
“这都不叫碰瓷,什么叫碰瓷?”
“把图发我。”他说,“我要做成‘碰瓷教学长图’,标题就叫《第7次实录:从预谋到落地,全程0.8秒精准操控》。”
“你这标题比论文还狠。”
“那就配篇论文。”陆砚之新建文档,打下标题:《论综艺语境下“被动式肢体冲突”的预设特征》。
陈墨一听就乐了:“你又要拿学术整活?”
“学术怎么了?学术最干净。”他边敲边说,“数据不会撒谎,帧率不会演戏,红圈一画,谁碰瓷谁心虚。”
两人分工明确,陈墨负责文字论证,引用心理学、影视行为学理论,解释为什么“连续多次在同一情境摔倒”不可能是巧合;陆砚之则把关键帧拉成时间轴长图,每一步都标注异常点:
【T+0.2s:右脚主动外撇,制造绊倒假象】
【T+0.5s:肩部提前倾斜,重心脱离支撑面】
【T+0.7s:手未伸出保护,违反人体本能反应】
最后加上一句总结性文案:“当一个人七年摔七次,每次都摔给镜头看,那她不是演员,是特技演员——专攻‘无辜受害者’赛道。”
图做完,凌晨两点四十三分。
陆砚之喝了口冷掉的咖啡,登录私人账号,把图文打包发进几个高权重娱评人的私域群,附言:“来源可查,时间戳对得上,转发不怕被告。”
然后,他自己发了一条微博:
“当一个人连续七次在同一类情境下‘意外’摔倒,那就不叫意外了。”
配图即长图文。
发送。
三分钟后,热搜第五,词条蹦了出来:#苏然碰瓷前辈#
阅读量瞬间破亿。
评论区炸了。
【前面那个《星途1990》我看过!当时就觉得她摔得太巧了,原来真是剧本?】
【这分析图比我高考物理卷子还严谨】
【建议申遗:中国碰瓷艺术·综艺限定版】
【顾晚舟:我自费百万建雨林;陆砚之:我用论文送她进监狱】
陆砚之看着后台数据飙升,没笑,反而点了根烟——这玩意儿是他唯一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