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钢笔与薯片的学术碰撞 (第2/3页)
轻轻敲了三下。
这是他和小唐之间的暗号:**异常信号启动**。
五分钟后,侧门悄悄推开一条缝。
小唐举着写有“倒计时47:55”的牌子探出半个脑袋,眼神直勾勾盯着陆砚之的领带,嘴唇无声开合:“她五分钟前来的,说您需要‘一点灵感’。”
陆砚之眼皮都没眨。
他知道顾晚舟什么意思。
上次红毯,他扯开睡袍腰带露出“但这次,我不想输”;这次讲座,她反手送他一条“懒人胜利法”,等于把两人关系符号化地焊死在公众视野里。
这不是失误,是战术升级。
从前他们躲在幕后拆局,现在她直接把战旗插到了他的领子上。
他继续讲课,语速平稳:“再举个例子,某顶流女星长期维持‘佛系营业’人设,实则每条动态发布时间都卡在热搜刷新前十分钟,互动峰值出现在水军撤退后的自然流量窗口期……”
台下有人举手:“老师,这不就是顾晚舟吗?”
“我只是举例。”他淡淡道,“不过既然你提了,那我们来看数据。”
屏幕切换,一张趋势图弹出,标注着过去三个月顾晚舟社交平台动态与热搜关联度的曲线。
曲线走势平缓,但在几个关键节点突然拉出陡峭高峰,时间点精准对应赵氏资本股价波动、周默然塌房、孙导演道歉等事件。
“看到没?”他指着图,“每次她看起来最‘懒’的时候,其实是舆论战打得最狠的时候。”
有个学生小声嘀咕:“这哪是懒,这是卷王之王吧……”
陈墨在后排喝了口咖啡,低声接话:“人家卷的是脑子,你们卷的是打卡。”
笑声再次炸开。
陆砚之没笑,但他眼角微不可察地抽了一下。
他知道顾晚舟一定会看这场直播回放。
她就喜欢看他一本正经地用学术语言包装她的“摆烂哲学”,然后让全网跟着起立鼓掌。
讲座进入尾声。
他合上电脑,说了最后一句:“真正的舆论战,从不需要亲口承认什么。”
说完,他抬手,故意扯松领带。
丝质布料滑开一角,露出衬衫第二颗扣子下方,一行极小的刺绣字:**数据战争战友**。
闪光灯疯了。
记者们集体往前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