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章 情根深 (第2/3页)
淳静姝心起愧疚,抱了抱儿子,“娘亲想遇初了,想早点见到遇初。”
“我也想娘亲了。”
遇初的脸贴在淳静姝手上,眉眼弯弯,“娘亲,我们一起回家吧。”
“嗯,一起回家。”
淳静姝牵着儿子的手,落日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晚风吹来,上午萦绕在心尖的烦闷全部消散。
“娘亲,今日的课业也完成了。”
“遇初很棒,今晚回去,娘亲给你烧两个鸡腿。”
淳静姝欣慰地看着儿子。
儿子天资聪颖,这一点跟他生父很像。
“太好了,娘亲真好!”
遇初很是开心,将今日在书院的所见所思告诉淳静姝,“娘亲,夫子在书院教导我们‘以德报怨’,可是我今日在书上却看到了不一样的见解。
那上面写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去问夫子,夫子回复一长串之乎者也,可是我还是听得不是很明白。
娘亲,您觉得是‘以德报怨’好还是‘以直报怨’好?”
淳静姝顿住了。
她没想一个五岁的小孩能够有如此强大的思辨能力,能注意到这两种思维与观点的差异。
这两句话出自不同的典籍,“以得抱怨”讲究在面对伤害时,不怀恨在心,以宽容之心对待;“以直报怨”提倡以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感激、恩德来报答恩德。
这个问题,她曾听顾于景在稷上学宫与同窗辩论过。
当时顾于景双手中毒还未康复,私底下饱受了一些纨绔的嘲笑与恶意。
那时,顾于景坚持“以直报怨”,并以其诡辩之才,夺得当年稷上学宫的辩论赛的冠军。
不过,辩论赛的冠军似乎只记得‘以直报怨’,做不到‘以德报德。’
不然,他也做不出将自己睡了,又嫌弃自己的事情。
“遇初,其实这两种观点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与范围。”
淳静姝缓缓开口,解释了两组词的字面意思,“娘亲举一个椅子,假设今日书院一名白师兄与黑师兄发生口角,白师兄先伤了了黑师兄,事后,白师兄又请求黑师兄的原谅,你觉得,黑师兄应该‘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呢?”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