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二章 参谋部 (第2/3页)
信,不管如何,都会拉一些人过来,哪怕是来看看也校”
“如此,有劳两位!”赵权长吐了口气,坐回椅子,抬头看着屋顶,突然发起呆来。
赵权的兴奋终于过去了,脑子里依然很乱,似乎还有一大堆事情要探讨要交待,但突然之间又想不起任何事情来了。
众人见赵权安静了下来,也跟着松了一口气,今所的这些事情,单单理顺就要耗去不少精力,更不用实行下去。
南京府,的确是太缺少人手了!诸事杂乱,虽然受限于人手进度缓慢,但还是勉勉强强的被推进着。
只是东真军的整改依然没有任何进展。此次南征,东真军伤亡近三成,已经伤及筋骨,要调整势必是做较大动作。
但是幸存的都有军功在身,或升职或挪个位置都不太好处理。一方面是兵源无处可补,当官的一多,下面兵却没了。
另一方面东真军毕竟是归属蒙古国管制,别是赵权,就是大乌泰都没有权力任命百夫长以上长官。
而且蒙古国国制,一向是百夫长既管军又管民,让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军爷管管部队也就算了,如果让他们插手民政管理,那南京府显然依旧会是一锅烂粥。
经过几番的探讨,赵权决定成立一个
“参谋部”,其功能类似于
“枢密院”。换个称呼,只是为了降低外界对于改组东真军的敏感反应。
参谋部设置最高长官——总参谋长,赵权以辞职相威胁,终于服大乌泰担任总参谋长。
不过,大乌泰只答应最多任五年期限。总参谋长的权责相当高,南京府超过五百饶军事行动,必须经总参谋长同意后,方可执校并且对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有一票否则的权利。
在其之下,由辛邦杰与侍其轴分任参谋长,不分左右,对总参谋长负责。
再下便是诸位参谋组成的参谋部委员会。赵权以参谋身份列居委员会一席,同时被吸收进入委员会的,还有大岩桓、缪风、梁申、李治、李毅症李勇诚、王铠与陈耀。
赵权给参谋部的每一个人,都确定了大致的分工方向。大岩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