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 葑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章 葑田 (第3/3页)

 “确实。”梁申点了点头,一边琢磨一边说着:“有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的呢?”

    “竹子!”两个人异口同声说道,相互对视地点了点头。

    长临村附近有一大片竹林,竹子的砍伐比木材简单多了,而且在河边长大的人都知道,竹筏的承载力可远大于木筏,制作也相对简单。

    关键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就相对好办些。赵权与梁申请来了村里的李遥、吴老汉、丁武以及他那个懂得木活的手下。探讨了四五天,实地考察后,做了个小竹筏,基本确认可行之后,这个方案就确定下来。

    葑田的位置就选择在淮水河滩现在的水位线边上,得先把滩地平整,挖出圩田,将水引入,筑个小圩坝。挖出的河泥就作为种植用的田泥。

    承载的木板全部用竹子替代,先选直径五、六寸的粗竹捆成一个竹筏,在每两个粗竹之间,搭上一个直径不超过二寸的细竹,竹筏长十尺,宽约六尺。每个竹筏都用竹篾与麻混编的长绳拴在堤岸上,保证其不被可能的大水冲走。

    竹筏上面先垫一层粗砂,再铺上约七寸厚的河泥。但是这样没处理过的竹子下面泡水上面载泥,是很容易腐烂的。吴老汉说,最好能把竹子拿火烤过再用,不行的话也得暴晒,同时刷一些桐油。

    赵权琢磨了下,刷桐油种出的稻子,他是不敢吃的。而拿火烤工作量太大了,反正也不知道未来会在长临村呆多久,只能把竹子稍微晾晒后就开始使用了。

    制定计划、商讨、确定方案、做样、修改、实地放样。单这些事就忙了半个多月。等所有细节性的东西都考虑清楚了,也已经快到了年关。

    自姐姐与姐夫不在之后,过年对赵权来说,便只剩下了一个时间的概念。但是他还有陈耀要照顾,他自己可以无所谓,却不敢让陈耀无所谓。他必须咬着牙让陈耀觉得这个家还没破,而且也不会破。

    去年有里正帮忙操持,赵权其实也没废太多的心,就是跟着后面祭拜了祖先。今年里正不在了,好在村里还有李遥夫妇与吴老汉。吴老汉虽然腿脚已经不灵活,但所有的流程他还是比较清楚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