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这只是一个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章 这只是一个开始 (第2/3页)

握更多的符文。

    不过,耗费了漫长的十几年后,第五枚符文的一百四十七条规则,秦霄已经掌握了一百四十六种。

    只差最后一条规则,秦霄就可以将这枚【死亡符文】烙印在身上。

    每一枚符文,都能够让秦霄的实力大幅度跃进。

    若是在这次伐天之战的进程之中,能够掌握【死亡符文】,秦霄也会有更多的底牌。

    沉浸在符文规则的世界里,秦霄对时间流逝的感觉愈发淡薄。

    对于强大的超凡者来说,时间的概念,与普通人截然不同。

    或许是因为晋升太快的缘故,秦霄对这句话的感触并不深。

    但,某一天醒来,秦霄才骤然惊觉,原来已经三个月过去了。

    第二批【血镰军】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加入战场,成为战场的中坚主力。

    随着新的生力军加入,天庭一方似乎无力挽回局势。

    几场大战之后,天庭撤出这片被当地土著称为“常真国”的区域。

    说是“国”,实际上只有十七座城池罢了。

    即便是放在春秋时期,也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国,排在底层的那种。

    当然,这里只是按照城池数量来算。

    实际上常真国的领土并不小,绝大多数人口都只能居住在城外的村庄,没有入城的资格。

    秦霄打开军功列表,天功的余额已经积累到三千四百多万,足够兑换出【远古号角】。

    迟疑了一阵,秦霄没有立即兑换,而是招来岳飞,询问这段时间的详细战况。

    尤其是己方伤亡这一块。

    这几个月的大战,天庭固然损失不小,但秦军的伤亡也很惨重。

    前前后后加起来,光是阵亡的士兵,就达到了五十多万。

    重伤残疾的也有三四十万。

    要不是前后投入两批共计六十万【血镰军】,恐怕都坚持不到天庭退兵的这一天。

    如今,还保留着完好战力的,只剩下四十多万。

    另外还有大约二十万左右的轻伤员,在伤愈之后可以归队。

    这些人大多是【秦之锐士】和【魏武卒】。

    伤亡最惨重的,依然是白起的【血镰军】。

    谁让【血镰军】的练兵成本最低呢,最艰难的攻坚任务,自然是能让【血镰军】上,就不会派其它兵种出战。

    最后一个多月的大战,基本上每一次都是【血镰军】承担了最惨烈的攻坚任务,然后由其它军团完成收割。

    但即便如此,【秦之锐士】、【魏武卒】,以及【赵国胡骑】加起来,也只剩下不到五十万之数。

    秦霄计算了一下人口额度,心里知道,新一轮的爆兵又该开始了。

    不过在那之前,需要先尽快占领常真国的领土,种植庄稼、探寻矿脉,并在外围修筑防御工事。

    还有那些被天庭“遗弃”的原住民。

    人类、鬼族、妖族,还有巫族。

    没有神裔,尽管有些讽刺,却在意料之中。

    这些被遗弃的原住民数量并不算特别多,以人类和鬼族为主,成年人口大约在三四百万左右,另外还有总计两百万出头的老人和孩子。

    关于如何处置这些原住民,还出现了一些争论。

    白起的意见最为简单粗暴,就一个字,杀。

    这些人受到天庭的影响太深,哪怕其中有将近四成的人类,但从他们的认知、心理、文化上来讲,也和人界的人类没有任何关系了。

    更不要说还有六成都是和人类没有任何关系的异族。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杀一个血流成河,反而是最干脆利落的做法。

    不过,坚持认为应该将这些人全部杀个干干净净的,也只有白起一人而已。

    大部分人,还是做不出这种血腥至极的决策的。

    有人认为应该以怀柔政策,将之收为己用。

    天庭的能量密度很高,生活在这里的人哪怕不修炼,一代代“进化”下来,身体素质也要比人界的人类要强很多。

    所有平民,只要是成年人,稍微训练一番,至少是四五阶的合格士兵。

    若是精挑细选,以六阶的标准,选出几十万人并不困难。

    岳飞就认为,应该从这些人中抽调合格的兵丁,编练成军。

    哪怕六阶的军队,在大秦和天庭的交锋中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凑凑人数也是好的。

    一些不重要的边缘战场,完全可以让这些“异族”军队去接管。

    秦霄又用【短程通讯装置】联络了秦始皇。

    后者的想法虽然不如白起那么暴力,但却也认为,应该将这些天界原住民全部贬为奴隶。

    无论是充军也好,送去做开矿的主力也好。

    只要派遣少量军队看管,就能凭空得到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既然是奴隶,那自然是每天工作十个时辰,只能喝两碗稀粥,若是完不成任务,连稀粥都没得喝。

    若是累死饿死,便算是他们命不好,该死。

    “奴隶……”

    秦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

    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抓捕奴隶了。

    最后一次抓捕奴隶,还是在第一次进入大秦副本的时候。

    后来,因为人口额度提升的太快,几万几十万的奴隶,这点劳动力已经不缺了。

    除了在战场上投降的俘虏,依旧会按照“惯例”送去挖矿之外,秦霄已经连续几个副本世界都没有主动去抓捕奴隶了。

    不过,不得不说,收编为奴隶,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身强体壮,能够达到六阶标准的,直接编为奴隶军。

    其余的人口也能充当劳动力。

    无论是种地还是挖矿,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活计。

    至于奴隶是否会反抗、逃跑之类的问题,也并不难解决。

    神秘基地的洗脑功能,再加上少量军队的看管,就可以将出现麻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关于这个决策,反对的声音并不多,也不强烈。

    于是很顺利地执行下去。

    一次性给数百万人洗脑稍微有些麻烦,足足花了半个多月才搞定。

    不过花费的人口额度,也就相当于半天的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常真国”里的各类矿脉有不少,尽管产量不算大,但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前线大军只要没有太大的消耗,一些装备损耗都可以就地解决,不再依赖于大秦世界的补给,对后勤方面的压力有很大的缓解。

    倒是粮食,短时间内依然还得依赖大秦世界那边的补充。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大的麻烦,秦霄在大秦世界那边留了大量会制作兵粮丸的工匠,将食物制作成兵粮丸再送到天界来,运输的负担大大减轻。

    几千人的运输队,运送兵粮丸,就能满足上百万大军的消耗。

    攻占常真国之后,秦霄和秦始皇商议了一番,没有立即展开下一轮的扩张,而是准备先消化掉这块地盘,并借助秦霄的神秘基地,将兵力恢复到一定规模之后,再和天庭开战。

    秦霄不知道的是,因为自己几次从大秦世界“增兵支援”,天庭一方已经调高了大秦的威胁等级,短时间内接连通过了第二、第三次扩军计划。

    虽然后两次的规模要比第一次小很多,但对新军的质量要求却极高,直接对标常备军“四部天兵”。

    天庭并不知道,大秦世界“增援”过来的两批【血镰军】,都是在这短时间内新练出来的。

    他们还以为这是大秦数百年积累的“底蕴”。

    这看上去源源不绝的增兵,似乎有些吓到天庭了。

    让他们不得不启动一轮又一轮的扩军计划,以应对大秦的威胁。

    而在战略方面,天庭的基调依旧是防御、拖延为主,等待新军练成。

    与此同时,天庭也开始全面搜刮各种珍稀宝物,做好了准备,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强行唤醒那些在八百年前的大战中就重伤沉睡的存在。

    尽管,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伤势更重,甚至永远失去恢复的可能。

    但若是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自然顾不得那么多了。

    再坏的后果,那也是以后的事。

    眼下,自然还是先活下去最为重要。

    不过,天庭的种种布置,都需要时间。

    或许是巧合,又或者是其它。

    总之,大秦和天庭,两方不约而同地决定将开战的时间延后,专注于积蓄实力,迎接下一轮大战的爆发。

    而偏偏,双方对此都一无所知。

    仅仅只是隐约从对方的动作上察觉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氛。

    这种气氛的名字,叫做“风雨欲来”。

    ……

    新边城,秦始皇和徐福已经转移到了这里。

    除了领兵在外驻守的将领之外,大秦一方,以及秦霄这边的高层,基本上都长期停留在新边城内。

    城外,是一望无边的农田。

    天庭的主食和大秦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是小麦。

    只是,在天庭的特殊环境之下,这里的小麦发生了某种变异,或者说“进化”。

    不但产量更高,而且富含超凡者所需的特殊能量。

    若是长期食用,对超凡者的修炼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甚至能极小幅度地提升普通人进阶为超凡的概率。

    也就是让没有【超凡种子】的普通人,获得这样的特性。

    当然,这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每几万人当中,才会有这么一个幸运儿出现。

    这还是在长年累月食用“灵麦”的前提下。

    这里的“长年累月”,至少是十年起步。

    但效果再差的超凡食物,也不是普通食物能够比拟的。

    至少,喂饱一个超凡者所需要的食物数量会减少许多。

    一名七阶士兵,若是吃普通的食物,每天至少需要吃掉七八斤面条才能吃饱。而换成灵麦磨成的面粉,只需要一两斤就够了,差不多五倍的差距。

    也就意味着在相差无几的产量之下,灵麦可以养活更多的军队。

    常真国的城池虽少,但土地却很多。

    大量的村庄零星地散落在广袤的领土上,所有的耕地全部利用起来,足以养活上千万人口。

    天庭大军撤离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