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秦赵议和,质子秦异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12章 秦赵议和,质子秦异人 (第1/3页)

    周王室覆灭之后,秦霄暂时安分了下来。

    仅仅只是派兵将东周公国、西周公国灭掉,彻底断了周室血脉之后,便不再有任何动作。

    周王室覆灭,在天下贵族、士族之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甚至齐国和燕国还直接发声,谴责秦霄和秦国。

    但口号喊的响亮,实际行动却是半点都没有。

    倒是赵国,悄咪咪地占了秦国河东之地数十座城池,颇有趁火打劫的意味。

    秦国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反手就抽调了十几万大军打了回去。

    为此,司马错和王龁都顾不上瓜分灭周之后的战利品,匆匆赶回国内领兵。

    临走的时候,还再三请求秦霄与秦国会盟。

    秦霄犹豫了一阵,口头上答应了下来,但并未做任何明确的承诺。

    结盟肯定是要结盟的。

    但这个时间和结盟的方式嘛……

    那就有的等了。

    过个三五七八年再开始谈,又谈个十年八年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嘛!

    具体什么时候开始谈判,什么时候开始结盟,那还要看秦国和赵国这一次战争能打到什么地步。

    总之就是看戏。

    当然,看戏归看戏,秦霄也怕一不小心,赵国趁着秦国元气大伤的机会,直接把秦国给灭了,直接抽调了大量的人手,紧盯着这场河东大战的结果。

    秦国现在面临的麻烦不小。

    巴蜀那边的叛乱虽然大体平定,但依然还有少量的叛党流窜。

    灭周一战,又损失了大量的精锐。

    北方的胡人虎视眈眈,每年都要南下打秋风。

    赵国又在这个时候大举进攻。

    秦国虽然底蕴很强大,但要是一个处理不好,真有可能出大事情。

    赵国这一次入侵,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趁着秦国最为虚弱的时候,狠狠地咬下一块肥肉来。

    若是晚上个三五年,让秦国缓过这口气来,十有八九就打不过了。

    不得不说,赵国的这个选择还是很灵性的。

    秦霄自然是乐得看戏,没有插手的意思。

    暗中发展,积蓄实力,才是秦霄最需要做的事情。

    所幸,楚国在之前的垂沙之战中损失惨重,还在舔舐伤口。

    赵国和秦国打了起来。

    南、西、北,三个方向都很安全。

    唯一需要戒备的,是东边的齐国。

    不过目前看来,齐国似乎并无入侵魏、韩的意图。

    靠着两国的资源,加上周王室宝藏,秦霄只需要等待人口额度的积累,便能让自己的实力不断增强下去。

    其实在灭周的一战当中,秦霄的损失也不小。

    一万五千【秦之锐士】全军覆没。

    陷阵营和先登死士伤亡过半,低阶武将伤亡三百余人。

    就连普通军队,都有数万的伤亡。

    所幸没有和赵国打起来,要不然,这损失还得更大。

    不过,秦霄带进副本的兵力基数足够大。

    即便经历了伊阙之战、灭周之战这两场大战,有了不小的伤亡,秦霄麾下的总兵力仍然保持在八十多万。

    虽然七阶超凡兵种的数量少了些,但八十多万六阶精锐大军,也足以单独推平任何一个国家了。

    若是四国甚至五国联手,秦霄还会担心一些。

    但既然秦国和赵国已经打了起来,秦霄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安心种田才是当务之急。

    秦霄没有回韩国或者魏国,而是在洛京的周王宫住了下来。

    一面研究着《符文之书》,一面盯着秦、赵之间的战事。

    同时,慢慢等着神秘基地的人口额度积累,扩充兵力。

    这一等,就是足足五年时间。

    秦、赵之间的大战打了足足五年。

    双方不断添码,前前后后加起来,总计出动了超过百万大军。

    司马错和赵奢棋逢对手,谁也奈何不了谁。

    五年下来,双方都没有讨到任何的好处,反而国力大损。

    秦霄却是借着这个机会,迅速发展起来。

    依靠着【神秘基地】,在彻底消化掉周王室宝藏之后,秦霄麾下的超凡军队已经扩充到四十万之多。

    另外还有近十万人仍在修炼当中,一年之内就能加入军队。

    这四十万大军,【秦之锐士】占了三十万。

    另外还有十万【岳家军】。

    在岳飞晋升完成之后,他的专属兵种【岳家军】的阶位也从原本的四到六阶提高到了六到九阶。

    但原本就已经存在的【岳家军】不会直接晋升阶位,而是需要重新训练、考核。

    【岳家军】对兵源的要求比【秦之锐士】低一些,不需要【超凡种子】这个耗费人口额度的大户,但需要一大堆杂七杂八的特性配合。

    一个【岳家军】的合格兵源,根据兵种和阶位不同,需要五百到一万八千多的人口额度。

    其中七阶兵种,根据兵种不同,需要三千到五千之间,相当于【秦之锐士】的一半不到。

    九阶兵种【背嵬军精锐骑兵】则需要一万八千多人口额度,接近【秦之锐士】的两倍。

    和无上限的【秦之锐士】相比,【岳家军】有总数33万人的上限,并且每一个细支兵种都有明确的人数限制。

    ……

    岳家军

    类型:类型:多功能步、骑混合兵团。

    主帅要求:岳飞本人或其直系后代,统帅职业阶位SSS级或以上。

    阶位:6~9阶

    包含装备类型:朴刀、长矛、轻盾、步战长弓、重型塔盾、骑射短弓、凤嘴刀、斩马刀、皮甲、札甲、链甲、板甲、重型马甲等。

    转职周期:7~30天。(不包含修炼通用功法所需时间)

    配套功法:《忠魂》(军魂类超凡功法。)

    各兵团详情:

    【背嵬军】:

    人数/阶位上限:骑兵一万人(九阶)、轻装步兵一万人(九阶)、重装步兵一万人(九阶)

    装备要求:九阶轻/重骑混用战马、金色品质制式装备。

    主帅要求:岳家军主帅本人。

    【中军】:

    人数/阶位上限:轻/重步兵七万人(六阶)、轻/重步兵七万人(七阶)、重装步兵一万人(八阶)

    装备要求:蓝色~淡金色品质制式装备。

    主帅要求:王贵+郝晸,或一名S级统帅+三名S级武将。

    【前军】:……

    【右军】:……

    【左军】:……

    【后军】:……

    【踏白军】:……

    【选锋军】:……

    【胜捷军】:……

    【破敌军】:……

    【游奕军】:……

    【水军】:……

    军团特殊能力:

    【忠魂】:岳家军全员将领、士兵忠诚度锁定为满值。每一名阵亡的岳家军将士,都会为成为岳家军魂的一部分,为全军提供永久性属性加成。该属性可叠加、无上限。当前加成:0。

    【岳家十二军】:当岳家军十二军团齐聚,且每一军团存活人数均不低于满编的三分之一时,军团协同能力+300%,全属性+30%。

    【神武】:集结岳家军全军超凡之力,发动一次超阶攻击,强度取决于岳家军整体超凡水平。必须由主帅本人引导,且会对主帅造成极大负担。

    ……

    一共十二支军团,规模最小的【踏白军】只有一千多人的配额,规模最大的【中军】主力则多达十五万人。

    不过,秦霄现在没有足够的资源将【岳家军】扩充到极限,仅仅只配备了二十五万人。

    六阶和七阶兵种都达到了满编,前者十五万人,后者十万人。

    至于八阶和九阶,分别有五万和三万人的编额,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只能暂缓,留到以后再说。

    军团特殊能力看上去似乎不错,但没有【秦之锐士】的加成那么直观。

    具体效果好不好,还得到了实战中才知道。

    在岳飞的【登神之路】晋升完成,第一批【岳家军】成军之后,秦霄也将岳家军从第一军团中独立出来。

    因为【岳家军】对统帅的高要求,除了岳飞本人之外,还需要三名S级以上的统帅、五名S级以上的武将为副手。

    除了原有的赵云、刘三刀、牛兴、许褚之外,秦霄还将关羽、张飞、华雄、夏侯渊四人调到岳飞麾下。

    另外,三十万【秦之锐士】拆分开来。

    原本由白起单独统领这三十万【秦之锐士】是最好的搭配,但因为功劳、资历的问题,贸然将白起提到这么高的位置难以服众,秦霄只给了他十万人,单独作为一支“特别行动队”,专门负责最高危的攻坚任务。

    剩余的二十万,张辽、张郃各分到了十万人。

    另外,陷阵营、先登死士这两支兵种,则分别划到了马超、吕蒙的麾下。

    至此,秦霄麾下的各个部队,都包含了一定数量的超凡兵种。

    这一波并非是单纯的扩军。

    原本的普通军队,也裁撤、遣散了一批,裁军的总数超过三十万人。

    除了马超、吕蒙的手下没怎么动之外,其它三军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员,以保证军队的总数依旧在百万上下。

    以秦霄现在的财力,倒是不存在兵太多养不起的问题。

    但高阶将领就这么些,在没有足够人才的前提下盲目扩军,反而容易出问题。

    不是每一个统帅都有兵仙韩信那样的能力,能从容指挥五六十万兵力而不出乱子的。

    一般的统帅,能指挥十万人算优秀,能指挥二十万人,就算是非常杰出。

    秦霄麾下,也只有岳飞、张辽两人,可以保证指挥三十万大军而不出乱子。

    兵力再多,战斗力反而未必会提高,更大的可能性是降低。

    正因为这一点限制,秦霄才选择了裁军。

    至于裁撤下来的这些人,在副本世界里,直接安排他们去屯田种粮,等到离开副本世界,自然不会缺了安置的地方。

    无论主世界还是三国世界,都有大量的人力缺口,只要肯干活,生活总是能保证的。

    ……

    这五年时间里,秦霄和其它诸国之间并非完全的和平。

    试探性的争斗也有过好几次。

    不过每一次都是浅尝即止,没有打起来。

    最大的一次冲突,也只是张辽试探性地对赵国发动了一次进攻,双方加起来出动的兵力都不到五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