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周王室覆灭,惊天大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章 周王室覆灭,惊天大瓜 (第3/3页)

最低的方案”。

    说白了,钱,才是一切的关键。

    周王室的宝藏,也已经“开采”完毕。

    不愧是一个王朝八百年的积累。

    岳飞率领二十万大军,足足搬了十几天,才将周王室宝藏搬空。

    单单只是黄金,就有超过三十万斤。

    加上铜钱、珠宝、玉石等等,总计折银超过两亿两。

    这还只是财宝,被最近几代“败家天子”折腾的最狠的一项。

    毕竟在战国列强的养猪政策下,周天子最喜欢的就是花钱、败家,从宝库里往出拿的多是金银珠宝这些值钱的东西。

    而战略储备,价值更高。

    达到紫色品质的制式装备足足二十万套。

    虽然多是青铜器,但用于过度却是够了。

    此外还有海量的各类原料,若是以紫色品质的制式装备来计算,足以装备五十万大军,还能有一定的富余。

    而最让秦霄激动的,便是整整一个仓库的“灵玉”。

    这是一种类似于“魔力水晶”的消耗品,用作超凡者修炼所用。

    据说,在商朝灭亡之后,仙凡之路断绝,这种灵玉便已经不再出产了。

    这一仓库的灵玉,很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仅存的存货。

    秦霄让人试验了一下,灵玉内的能量兼容性很强,至少可以适应法力、内劲、内功、魔力等多种能量形式。

    虽然单枚灵玉内的能量总量要比魔力水晶少了许多,一块灵玉只够一个【超凡种子】将《秦风》修炼到第五层,相当于魔力水晶的十分之一。

    但,这么一仓库灵玉,足够让秦霄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二十万以上的【秦之锐士】。

    当然了,前提是秦霄手上有这么多合格的兵源。

    不过,仔细考虑之后,秦霄认为,这些灵玉,用来供给【秦之锐士】的新兵训练,实际上是有些浪费的。

    毕竟,使用灵玉辅助也需要一个月的修炼时间。

    不用,最多也就一年出头。

    虽然主线任务已经完成了,但秦霄并不打算立即离开这个副本世界。

    这样算起来,一个月和一年,差距并没有那么离谱。

    何况,限制【秦之锐士】数量增长的并不是修炼时间,而是人口额度。

    秦霄现在的人口额度已经很高了。

    但奈何,【超凡种子】这个特性占据的人口额度更加恐怖,足足需要一万点。

    全军超凡的计划,还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才有希望完成。

    除了周王室宝藏和主线任务之外,攻占洛京,最大的收获就是军功了。

    两百多【血魔卫】,几千被【血魔卫】加持的周军,一共为秦霄带来了近700万点军功。

    其中光是【血魔卫】就占了超过三分之二。

    实力每上一个台阶,提供的军功数字就越是恐怖。

    九阶兵种【血魔卫】,每一个价值都在近两万点军功左右。

    而那些被【血魔卫】加持的周军,每一个人头的价值还不到三百点,比七阶的【魏武卒】高不了多少。

    秦霄猜测,这是因为周军独特的“燃烧生命力提升战斗力”的特性所导致的判定价值降低。

    毕竟只要生命力开始燃烧,就算秦霄不杀他们,他们也活不了几天。

    在系统的评价之中,这种敌人,击杀收益都会有所降低。

    但七百万军功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加上之前的收获,秦霄的军功总数已经在朝着两千万逼近。

    若是继续和六国……四国开战,而且还能够打赢的话,收获必然不会太低。

    继续打肯定是要打的。

    这次副本的收益虽然很高,但最重要的,为【泰山封禅】事件布局的计划还没有着落。

    从周赧王那里吃到一个惊天大瓜之后,秦霄并未打消和秦国合作的念头,反而愈发坚定了要借助【泰山封禅】这个大事件,在完成领地晋升任务的同时,捞上一大笔好处的念头。

    而这,少不了要在秦国那边埋下伏笔。

    关于【泰山封禅】,以目前的副本进度来看,有两个选择。

    一是直接帮助秦昭襄王灭六国,然后让他来做这个世界的“始皇帝”。

    二是留着六国,等到秦昭襄王的曾孙子嬴政上位。

    这两者之间,秦霄没有犹豫多久,就做出了决定。

    还是等祖龙来吧。

    一来,秦霄不喜欢秦昭襄王嬴稷这个人。

    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国与国之间利益为先,经过十几年的成长,秦霄已经完全看透了这一点,并能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

    最重要的是,让嬴稷一统六国、于泰山封禅,这个节奏太快了,没有足够的时间给秦霄进行布局。

    以秦霄的实力,帮助嬴稷统一天下,是没有问题的。

    韩国、魏国已经垮掉,和废物没什么区别。

    赵国、楚国、燕国、齐国,虽然不弱,但耗费一些时间,秦霄也有把握击败他们。

    有神秘基地这个爆兵外挂在,在同等阶位下的战争,秦霄从来不会惧怕任何敌人。

    楚国、燕国都没有自己的超凡兵种。

    赵国和齐国虽然有,但规模也不算大,主要还是靠普通军队。

    光是秦霄现在的百万大军,单独灭掉任何一个国家都很轻松。

    四国若是联手,或许能给秦霄带来不小的压力。

    但只要能将战争拖下去,在神秘基地强大的爆兵能力下,时间,永远站在秦霄这一边。

    不过,真正灭掉六国,并不完全符合秦霄的利益。

    不但要留着六国,并且还要给六国留下一定的实力,保证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不能让六国彻底崩盘,被秦国吞并。

    这样一来,将天下统一的时间线拖到秦始皇嬴政这一代,秦霄再动用定位坐标进入副本,参与【泰山封禅】这个大事件,方才能取得最大的好处。

    不过,这其中的度很难把握。

    秦国在和周王室一战后,元气大伤。

    若是给六国留下的实力太强,说不定秦国先被灭了。

    然而,秦国的底蕴又很强,恢复的快。

    若是给六国留下的实力太弱,秦国恢复之后,说不定很快就能一统六国。

    以秦昭襄王嬴稷这个急性子,万一统一之后,直接来个【泰山封禅】怎么办?

    秦霄倒是能够随意选择时间节点进入副本,不怕参与不了剧情。

    但【泰山封禅】这个大事件,危险性和难度都是秦霄从未尝试过的超高难度。

    和秦昭襄王嬴稷合作,秦霄心里有些没底。

    这种级别的大事件,盟友之间必须要足够的信任,能够把后背交给对方。

    否则,还要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来防备盟友,连一半的实力都使不出来,两家合作还不如一家单独上。

    以秦昭襄王嬴稷的性格、心胸,秦霄是不敢将他当做自己盟友的。

    如何“精准控制”,保证秦国和六国之间的平衡,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在秦国内埋下一颗钉子,方便接下来进入副本世界的时候,能够和秦始皇之间迅速建立起信任,这件事让秦霄非常的头痛。

    秦霄想了许久,也想不出来太好的办法,于是找来手下的谋士们商议。

    “陛下,此事需从长计议。”

    郭嘉听了秦霄的问题,摇头道:“秦与六国之间的平衡不易把握,但我们可以在此方世界多停留一些时间。反正主线任务已经完成了,没有主线任务的压力,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到布局未来之中。”

    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

    就是一个“拖”字。

    没有了主线任务的压力,秦霄这边确实是没有太大的负担。

    这次副本,停留时间限制又很长,只要秦昭襄王嬴稷还活着,秦霄就可以一直停留下去。

    现在才是秦昭襄王十四年,距离历史上他去世,还有足足四十二年时间。

    当然,秦霄不可能在一个副本停留四十多年。

    征战副本世界,时间和寿命,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成本”。

    人的寿命有限。

    就算是超凡者,只要没有达到永生,寿命也依然是有极限的。

    哪怕能通过很多方法延寿,但延寿的成本却不低。

    若是只有少数人倒也还好办。

    但秦霄这次进入副本,光是S级以上的核心英雄就带了几十人进来。

    若是这么多人在副本里耗上几十年,光是延寿的成本就会高到让秦霄承受不起的程度。

    但至少,有足够的时间,秦霄的很多行动,都可以从容一些。

    在副本里呆上四十年,肯定是血亏的。

    但十年八年时间,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

    秦霄还是有些没底,不由道:“就算是静以待变,总也需要一个方向才是。”

    “归根结底,陛下面前的问题只有两件事。”

    商鞅忽然开口,分析道:“其一,秦国和六国之间的平衡。其二,如何取信于始皇帝嬴政。”

    “不错。”

    秦霄点点头,说道:“秦国和六国的平衡且不说,只要让他们两方不能出现太大的差距便可,这一点还算比较容易。但取信于秦始皇……”

    秦霄最头疼的,就是这一点了。

    他不愿意和秦昭襄王嬴稷合作参与【泰山封禅】这件大事。

    后面的秦孝文王、亲庄襄王在位的时间都太短,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不适合作为合作对象。

    这么算下来,唯一能合作的,就只有秦始皇嬴政了。

    但,间隔这么多年再进入副本,到时候该如何取信于对方?

    有了这一次副本的“教训”,秦霄很难相信,自己留下的手段,在副本世界渡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之后仍然还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秦霄和秦献公、秦孝公的关系都很好。

    甚至和当初第一次进副本时不太对付的长公子赢虔,最后也化敌为友。

    但这次进入副本,三代人过去,秦昭襄王嬴稷在有着“祖上典籍”记载的情况下,也依然摆明了不信任秦霄,甚至设法摆了秦霄一道。

    虽然被秦霄成功化解,但两人之间却也很难再建立起信任了。

    有了这么一次教训,秦霄感觉,自己在秦昭襄王嬴稷期间留下什么布局,等到了秦始皇那一代,也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

    “其实刚才奉孝所言不差。”

    商鞅看了一眼郭嘉,继续说道:“以拖待变,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只需要等一个孩子稍微长大一些,再通过他,便可影响未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