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谁赢,我们便支持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9章 谁赢,我们便支持谁! (第1/3页)

    郭嘉所猜测的不错。

    周军虽然咄咄逼人,但在攻破了函谷关、栎阳之后,进兵的速度就降了下来。

    紧急从巴蜀调回的十二万大军,以及驻扎在少梁的河东军从两侧将周军包围。

    两支军队分别由司马错和王龁率领。

    几次小规模的试探之后,司马错立即发现周军的致命缺点。

    他们的战力虽然强大到令人恐惧的地步,但几乎是把精锐军队当做消耗品来用。

    一支六阶精锐军队,最多打上两三次仗就会彻底废掉。

    以周赧王的国力,总共才几座城池,人口不到五万,就算是穷兵黩武,能凑出两三万军队,已经算是极为难能可贵了。

    除非他们能找一大国联手,否则,秦军光是用人命去填,也能将周赧王给灭掉。

    当然,用人命去填只是最下乘的做法。

    秦昭襄王的第一反应,是找别人来踩这个雷,直接开出一个超高的价码,试图拉秦霄进坑。

    但秦霄并未“上当”。

    再加上周赧王与赵、楚、齐等国频繁联络,似乎有联合的趋势。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秦昭襄王只能下令,不惜代价,尽快解决掉这支叫做【血魔卫】的军队。

    司马错擅长的是打慢仗,从容地占据各处战略要地,然后和敌人对峙,不断通过一场场小规模的战斗积累优势。

    等到双方的实力差距拉大到一定地步之后,再一举奠定胜局。

    这种打法固然稳妥,但并不适合眼下急于破局的环境。

    在樗里疾的推荐下,秦昭襄王命王龁领军,反攻周赧王。

    王龁的指挥风格和白起类似,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甚至会在必要的时候将士兵当做炮灰去故意送死。

    他在得知了周军的“缺点”之后,立即以“炮灰战术”去消耗周军。

    第一批进入秦国的周军,已经在函谷关、栎阳两场大战中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即便没死在战场上的,生命力也近乎枯竭,除了极少数天生生命力强大的人之外,都没办法参与第三场战斗,早已被抛弃。

    不过,第二批六千援军已经抵达。

    在攻破函谷关以后,几千人的军队,要穿过秦国的封锁线抵达前线,难度还是不算大的。

    毕竟秦军人再多,也不可能完全封死每一处道路。

    人少,行动就灵活。

    即便行踪被发现,也可以凭借着速度优势强行闯过封锁线。

    六千人,在【血魔卫】的加持下,若是正面对战,十几二十几万秦军,还真不一定打得过。

    不过,王龁也没和周军硬拼。

    他只派出少量军队,去逼迫【血魔卫】提升周军的战斗力,消耗周军。

    从一万、两万开始,每一次派出的人都会更多,试探一个“性价比最高”的消耗方案。

    这种打法其实思路很干脆,就是拿秦军的命,去换周军的“战斗次数”。

    秦国国力强大,人多粮足,光是现役的军队就有三十多万。

    若是穷兵黩武,不考虑未来,紧急征调壮丁,在短时间内将兵力扩充到百万级别都不难。

    当然,除非是遭遇生死危机,否则秦国是不会这么干的。

    征调百万大军,大量的壮丁脱产,加入战斗中,粮食矿产等等的产出大幅降低,消耗反而增加,要不了两三年,秦国就会被拖垮。

    就算是短时间内扩军,打完仗之后再让多余的士兵解甲归田,也是会透支秦国潜力的。

    更久远的历史不去提。

    单单只是这一百多年里,魏国,就是这么被拖垮的。

    有魏国前车之鉴,秦国必不可能在没有被逼入绝境的情况下,就透支国家未来的潜力。

    不过,光是现在这三十万大军,在王龁的消耗战术下,倒也已经足够应对周赧王的军队。

    仅仅只是消耗,王龁并未动用最精锐的【秦之锐士】,只是派出二线军队去和周赧王作战。

    当然,秦国所谓的“二线军队”,那也都是六阶的精锐。

    经过几次试探,王龁确定了每次出兵五万左右的“最佳消耗比例”。

    五万秦军,周军就必须将半数以上士兵都用【血魔卫】强化,才能确保不出问题。

    但,若是强化三千周军,仅仅只歼敌五万,对周赧王来说绝对是血亏的。

    周军六千人,每次强化三千,差不多四五次,就可以耗尽周军的“强化次数”。

    然后再用【秦之锐士】一股脑歼灭周军阵中为数不多的【血魔卫】。

    最后,伺机反攻洛京。

    若是没有其它势力插手的话,王龁的这个计策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但,周赧王也不是一个彻底的蠢货。

    或者说,就算周赧王蠢,他手下也是有能人的。

    几次战斗打下来,周赧王已经意识到,【血魔卫】很强没错,但单单只靠着自己手头这点兵力,想要推平秦国绝对是痴心妄想。

    必须要寻求盟友帮助。

    盟友出兵,经过周赧王麾下【血魔卫】的强化,区区秦国,根本抵抗不了。

    韩、魏自然是不可能了。

    这最近的两个国家都被秦霄占领,成了秦国潜在的盟友,即便是有合作的可能,周赧王也不信任秦霄。

    剩下的几个国家里。

    从实力、地理等方面来选择,若是只选择一家盟友,赵国其实是最佳的选择。

    楚国也是一个“不太坏”的选择。

    至于燕、齐,就是前两者失败情况下的备选了。

    周赧王倒是没有挑剔,直接往四个国家都派去了使者,密谋协商瓜分秦国的事情。

    甚至于,还将占领了韩、魏的秦霄,也一并列入了打击范畴之内。

    若是真让周赧王办成了这件事,秦国必危。

    甚至于,周赧王也有可能借此从列国的夹缝中崛起,凭借【血魔卫】,只需要一定的发育时间,便能成为天下最顶尖的强国之一。

    当然,赵楚燕齐四国也不傻,必然能看出周赧王的威胁。

    最后到底是四国在利用完周赧王之后联手将其灭掉,还是周赧王在列国的夹缝中重新崛起,乃至于一统天下,就要看双方之间的博弈了。

    不过……

    在场上还有其它玩家的情况下,结局往往并不只有两种可能。

    周赧王和秦国之间的战事爆发两个月后,秦霄再次召集手下。

    “最新情报,周赧王已经联络了赵楚燕齐四个国家,试图灭掉我们和秦国。”

    秦霄讲了一下最新的情报,而后给这场会议定下基调:“我们必须在赵楚燕齐四国有所行动之前,先一步灭掉周赧王和他的【血魔卫】。否则,一旦有了任何一个大国的支持,【血魔卫】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这一仗必须要打,问题是怎么打,要付出多少牺牲?!”

    众人面面相觑,大殿内陷入沉默之中。

    过了一会,还是商鞅率先上前一步,开口道:“打肯定是要打的,但【血魔卫】的能力太过可怕,这一战伤亡必然不小,陛下需有心理准备。另外……在进兵洛京的时候,还需防备赵、楚出兵干预的可能。”

    “另外……”

    商鞅沉默了几秒钟,才继续说道:“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陛下当传信秦王稷,与秦国联手出兵灭周赧王!”

    在这个副本世界,第一次来的时候,秦霄和秦献公、秦孝公相处的非常融洽。

    但这一次,和秦昭襄王嬴稷之间的关系,就不那么美妙了。

    尽管秦霄一再强调自己对秦国无害的立场,但嬴稷不相信,或者说不敢相信,还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若是换了秦霄自己在嬴稷的位置上,对于一个手握百万大军,来历不明的“盟友”,也必然会提防,甚至是重点盯防。

    这无关于其它,仅仅只是最基本的自保本能罢了。

    但不管有任何理由或者借口,嬴稷的许多做法让秦霄感到不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和秦国合作……

    秦霄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

    “陛下……”

    郭嘉上前一步,劝说道:“陛下当以利益为先,若拉上秦国,至少可将我军伤亡降低十万、二十万!”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

    比起和秦国合作的那点不愉快来说,减少大军的伤亡,才是最重要的。

    十万、二十万的伤亡,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无论是感情上,还是利益上,只要和秦国合作,能够大幅度降低己方的伤亡,哪怕心里不舒服,秦霄也愿意去做。

    秦霄手上的小动作停下,沉默了几秒钟,重重点头道:“商鞅,你代我给秦王写封信,邀他一同出兵灭周赧王!”

    商鞅和郭嘉对视一眼,眼带笑意道:“臣,遵令!”

    “下面说说兵力分配的事。”

    秦霄想了想,继续道:“我们要打洛京,要防备赵国、楚国出兵干涉,还要留下足够的兵力维持韩国、魏国内部的稳定。兵力方面,你们认为,该如何分配?”

    “陛下,臣请战!”

    “末将请战,进兵洛京!”

    “……”

    听到有仗要打,一帮将军纷纷请战。

    虽然有四处战场,但谁都知道,最重要,也是最容易立功的,就是洛京战场。

    其它三处,主要是以战略防御为主,不会主动进攻,敌人也未必会打过来。

    之所以布防,单纯只是为了一个稳妥罢了。

    当兵的,尤其是当将军的人,没有几个会贪生怕死,都想着建功立业,想要争取立功的机会。

    现在秦霄麾下,几个能够单独领军的。

    在三国世界留守的那几个不谈。

    随着秦霄征战的,岳飞、张辽、马超、张郃、吕蒙。

    这五人,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足以服众。

    但这并不代表,被他们压在手下的人就差了。

    岳飞手下的白起,张辽手下的周泰、黄忠,马超手下的夏侯渊、颜良、文丑,张郃手下的徐晃、关羽、张飞,还有吕蒙手下的太史慈,都是有能力独领一军的。

    之所以压着他们,原因很复杂。

    位置不够,没有那么多兵力给众将士分配是一方面。

    另外,还有资历、威望,甚至是信任程度的问题。

    ——比如关羽、张飞,就是完全是为了争取功劳赎回刘备的自由,才为秦霄效力。虽然做事尽心尽力,但忠诚度都不高,秦霄自然不可能让他们独立领军。

    但关羽张飞只是特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