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重回大秦,五场史诗大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章 重回大秦,五场史诗大战 (第2/3页)

,当时也都是个不记事的小孩子。

    樗里疾,已经算是所有人里,对当初的年代最为接近的一个了。

    根据族中传承的记载,在“天外之人”离去之后不久,祖父秦孝公嬴渠梁继位之后,便提拔了当时还十分年轻的樗里疾。

    而且两人都是嬴氏族人,又没有根本性的权利纷争——主要是樗里疾没有继承权——因此私交极好。

    嬴稷认为,如果有谁最有可能了解当年的真相,非樗里疾莫属。

    “陛下!”

    嬴稷正想着,樗里疾便大步上前,拱手行礼之后,朗声道:“孝公在世时,常常对老臣提起‘天外之人’的往事。此外,公子虔、子车将军、子岸将军,也常常提起当年往事。老臣虽未亲眼所见,却相信,孝公、公子虔,以及如此多重臣众口一词,必不会是虚言!”

    “那么……”

    嬴稷依然面无表情,拉着长音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啊?!”

    “臣以为……”

    樗里疾正要说点什么。

    忽然,殿外一声高唱,打断了樗里疾的思路:“报!有使前来,自称司徒、少良造秦霄派遣,请求大王召见!”

    (注:战国时期一般称诸侯为“大王”、“王上”。“殿下”这个称呼是从汉朝开始的。)

    却是秦霄的信使到了。

    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君臣之间互相面面相觑,不知道突然来这一手,是个什么意思。

    “大王!”

    一名衣着华丽的大臣上前一步,高声道:“臣请请大王先召见来使,了解其目的之后,再做打算!”

    “就依左丞相所言!”

    嬴稷的语速偏缓慢,说话时喜欢拉一个长音,听起来有一种怪异的感觉:“来人,宣来使进殿!”

    “宣来使进殿!”

    一声声高唱,由近及远,用这种方式将嬴稷的命令传出去。

    片刻之后,一名被卸了武器的士兵大步走进殿内,对嬴稷拜倒,高声道:“主公有令,命卑下火速拜见大王。我等该何去何从,请大王定夺!”

    说着,士兵取出一竹筒,双手举起。

    一旁早有侍者接过信件,仔细检查,确认没有机关之后,拿到嬴稷面前,小心翼翼地展开。

    整个过程,嬴稷都完全没有接触这封信,甚至还隔了一段“安全距离”。

    还没看信中的内容,光是看到这张纸,嬴稷的脸上就露出惊讶的神色。

    洁白如丝的纸张,在战国时期可是稀罕物。

    能有类似效果的,只有丝绸或者布帛,能做到比较轻便。

    但这两者,在写的时候,墨迹却会散开,非常的不美观。

    若是用竹简,字是好看了,但又沉又重,非常的不好储存。

    但这白纸,却是集合了两者的优点。

    既轻便,墨迹又是凝而不散,让嬴稷大感惊奇。

    不过,嬴稷毕竟是战国时期一位教科书式的“大魔王”,很快就收起好奇,将注意力放到信件的内容上。

    信中的内容其实不少。

    一是表明身份。

    二是隐晦地表明秦国即将面临六国的威胁,自己带兵前来相助。但大军驻扎在距离咸阳很近的栎阳,恐怕引起误会,请嬴稷安排一个“恰当”的驻地,或者干脆放这支大军离开秦国领土,去攻打其余六国。

    至于第三嘛,就是表示想要和嬴稷见一面,面对面地谈谈。

    不过,顾及到嬴稷的面子,商鞅在这里用的是“请王召见”的说法。

    商鞅主笔的书信,用语都非常的委婉。

    但却非常明显地暗示了两件事。

    第一:我们是来帮秦国的,帮完就走,和秦国没有本质上的利益冲突,是“自己人”。

    第二:我们实力很强,你不要生出什么不好的想法。

    嬴稷脸色阴沉沉的,看上去心情十分的不美妙。

    但他平日里一直是这副表情,时间久了,谁也无法从嬴稷脸上看出他的心情到底如何。

    大殿内十分的安静,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地望着嬴稷,等待着某个“结果”。

    不知过了多久,嬴稷终于抬起头,开口道:“先散朝。这位……使者,也请到驿馆稍歇,等寡人有了决定,会另行召见。右丞相,你留一下,寡人有事要问。”

    众人退去。

    传令兵谨记着商鞅的吩咐,没有多说话,顺从地跟着侍卫离开章台宫。

    众人离去之后,嬴稷对身旁的侍从吩咐了几句。

    侍从点头离去,没过多久,便带人抬着几大箱子的书籍返回。

    “族叔公。”

    私底下,嬴稷对樗里疾这个“爷爷辈”的长辈,至少在口头上还是很尊重的。

    至于心里如何想法,以嬴稷的心机,谁也无法看出来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嬴稷对樗里疾招了招手,说道:“这些都是祖父、曾祖传下来,关于‘天外之人’的记载。麻烦叔公帮寡人一起翻一翻,看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是……”

    樗里疾似乎想说点什么,但犹豫了一下,并未说出口,按着嬴稷的吩咐,一同翻箱倒柜,查阅着各种资料。

    看着几大箱子东西,但因为全部是竹简的缘故,记载的内容并不算太多。

    花费了几个小时时间,嬴稷和樗里疾将这些资料全部翻看了一遍。

    嬴稷还好,毕竟年轻,身强力壮。

    樗里疾这把老骨头,却是累得不轻。

    这年代,读书不光是脑力活,更是一件不折不扣的体力活。

    原本,嬴稷对“天外之人”的传言是不屑一顾的,哪怕族中有这方面的记载传承。

    但,秦霄突然带着大军从天而降,没有人知道这上百万大军是如何凭空出现。

    得到这个消息,嬴稷便已经有些半信半疑起来。

    上百万大军凭空出现,这给人的震撼可是不小的。

    何况,栎阳令送来的“书信”上,还有司徒、少良造的印章。

    嬴稷命人检查过,确实能对得上档案。

    再重新翻阅了族中关于“天外之人”的全部记载,嬴稷心里,已经开始倾向于相信天外之人的传说了。

    “族叔,你说……”

    嬴稷忽然开口,声音不再是那种没有丝毫感情的音调,而是罕见地带上了一丝犹豫:“这司徒、少良造,究竟是不是像祖父、曾祖说的那样,一心向我大秦?”

    在秦献公、秦孝公的记载当中,“天外之人”秦霄,对大秦的恩情非常大,并且也曾明言,在“未来秦国遇到危难之时”会重新返回,助秦国一臂之力。

    甚至于,秦孝公以非常严厉的口吻,告诫后人,一旦秦霄重返,必须要以国士之礼待之。

    嬴稷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

    他出生的时候,秦孝公就已经去世了。

    但,从自己的父亲那,嬴稷没少听过父亲对祖父的崇拜之情。

    尽管……他的父亲在年幼时,曾因变法之争受到了牵连,被祖父罢黜太子之位,贬为庶民,流落荒山野岭近十年的时间。

    但,就嬴稷从小所见所闻,他的父亲从未怪过祖父,反而对他极为崇拜,认为祖父真正开创了秦国霸业的根基,乃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受到父亲的影响,嬴稷对自己的祖父也是十分的崇拜。

    而祖父所言,关于“天外之人”秦霄的消息……

    “大王!”

    樗里疾出言劝说道:“孝公雄才大略,眼光独到。何况孝公乃大王祖父,必不会加害大王。老臣以为,大王应当信任孝公的判断!”

    “那……”

    嬴稷还显得有些犹豫:“这秦霄……我们要不要见?”

    “大王……”樗里疾苦笑道:“若是不见,那百万大军,何去何从啊?!”

    秦孝公变法,虽然强大了秦国。

    但秦惠文王末期的时候,做了不少糊涂事。

    再加上秦武王、宣太后当政时期的动荡,最近这二十多年来,秦国的国力其实是在衰退的。

    最重要的是,不久之前韩、魏联合攻秦,秦昭襄王已经将大将白起和大部分军队都派了出去,迎击敌人。

    这个时候,近在咫尺,却不受控制的百万大军,搞不好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若是不妥善处置,可是要出大事情的。

    不管秦霄是不是可以信任的自己人,但以眼下的情况来说,必须要仔细安抚,确保这支大军不会成为秦国心脏处的一颗钉子。

    为此,不管嬴稷是否信任,都必须召见秦霄,表明一个信任的态度。

    “既然如此……”

    嬴稷想了想,试探着问道:“寡人若只召见秦霄一人,依老丞相之见,他可敢赴约?”

    虽然心中倾向于信任祖父秦孝公的判断,但以嬴稷的性格,不会完全的信任任何人。

    说白了,他只相信自己。

    即便是有七八成的把握,秦霄对秦国是“无害”的,但他依然想要试探一番。

    樗里疾下意识地想要劝阻。

    别人家的大王,都是要展现心胸宽广、礼贤下士的态度。

    怎么到了自己这,大王却是整日猜忌这个、忌惮那个的?

    樗里疾有些心累。

    但犹豫了一下,樗里疾将劝阻的话收了回去,只是说道:“要求司徒孤身一人见驾未免太过咄咄逼人,大王可允其带少许士兵护卫,就以百人为限吧。另外……”

    樗里疾想了想,补充道:“孝公曾经多次提过卫人公孙鞅,说此人才学还在奠定强秦变法根基的申不害之上。老臣认为,可同时召见公孙鞅见驾。”

    嬴稷思索片刻,点头道:“那就按老丞相说的办。”

    ……

    两日后,秦霄带着芙蕾尔、商鞅、司马懿、郭嘉、岳飞、刘三刀、牛兴几人,外加百名陷阵营骑兵抵达咸阳,在驿馆中等待着秦昭襄王的“召见”。

    但,不知是否为了给秦霄一个下马威。

    足足等了两天,还没有任何消息。

    驿馆中的护卫虽然没有限制秦霄一行出行,但只要有人离开,必然有两倍数量的护卫跟随,美其名曰“护送”。

    实际上,就是监视的意思。

    秦霄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默默将这笔账记了下来。

    “要不是欠了你曾爷爷一个大人情,我才不管你秦国如何呢!”

    “草,一种植物!”

    秦霄表面笑嘻嘻,心里却是一阵MMP。

    在察觉到嬴稷的态度之后,秦霄便吩咐众人足不出户,安心在驿馆等待。

    好在,嬴稷只是想晾一晾秦霄,并不是真的想要撕破脸。

    又过了一天,樗里疾代表嬴稷,传来召见的诏令。

    “我希望他们也能跟我一起去。”

    秦霄侧了侧身,让樗里疾看到自己身后的几名亲信手下,又说道:“商鞅、司马懿、郭嘉,他们三个和我一起。放心,他们都是文人,没有武力在身,也不会携带兵刃。”

    樗里疾接到的命令只是召见秦霄一人。

    秦霄说要带别人一起见驾的时候,樗里疾是想要拒绝的。

    但听到“商鞅”这个名字,樗里疾迟疑了一下,点头道:“那么就请大人做好准备,今日晚间,大王在宫中设宴接待大人,到时自会有人来接大人。”

    秦霄微微点头致谢道:“有劳了。”

    这么多年来,秦霄早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

    无论心里是什么想法,至少表面上,秦霄表现得彬彬有礼,态度无可挑剔。

    等到樗里疾离去,秦霄才将几位谋士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小会。

    “主公!”

    商鞅第一个开口,面露迟疑之色:“刚才那是……樗里子嬴疾?”

    “不错。”

    秦霄点点头,又有些纳闷道:“据我所知,这个时间……樗里疾应该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才对。不过看他的样子,虽然苍老,生命力却依然旺盛,若是保养得好,再活十年问题不大,这……”

    秦霄十分的疑惑。

    不过,秦霄并没有在这个小细节上纠结太久。

    只当是自己上一次来到大秦世界所造成的蝴蝶效应。

    虽然不明白,这蝴蝶效应,怎么还能让人的寿命变长了,但反正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秦霄也没有多做纠结,直接岔开话题,说道:“晚上见嬴稷,这事很重要,你们怎么看?”

    “秦昭襄王此人……有雄才大略,却又心胸狭隘,性格矛盾。”

    司马懿第一个开口“抢答”。

    他现在才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放到后世,还是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但在普遍早熟的古代,他已经是一个颇为成熟的“男子汉”了。

    能力方面,虽然远远没有成长到巅峰,但凭借着SSS级的潜力,司马懿的实际能力依然非常的强。

    他评价过之后,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以秦昭襄王之心性,陛下想要获得其完全信任,非常的难。此番会面,必然有所刁难之处,还请陛下以大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