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 天下八珍,邺城甄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章 天下八珍,邺城甄家 (第2/3页)

进兵北伐之前,卫家、甄家,也都有各自支持的诸侯。

    只是他们选错了人,等到秦霄一统天下,再来抱秦霄的大腿,已经来不及了。

    但即便如此,在秦霄登基称帝的时候,这两家仍然送来了以秦霄的眼光来看都称得上“重礼”的贺礼,价值要以亿来计算。

    在这个年代,商人,虽说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财富,但在行事上,确实是小心翼翼,非常的谨慎。

    说是如履薄冰也不为过。

    对于这种现状,秦霄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

    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社会地位不高的商业体系,总比西方那种能够以商业绑架政|治的托拉斯巨头要好得多。

    至少是符合秦霄这个领主的利益的。

    所以秦霄也不打算去改变什么。

    “不说这个了。”

    甄尧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说错了话,连忙转移话题,试探着问道:“冒昧问一句,兄台来洛京,有何目的?”

    说着,甄尧又意识到这话似乎有些越界,连忙解释道:“在下没有别的意思,我在这洛京也算有些人脉,若是有需要之处,在下也可以帮得上忙。若是不方便相告,就请恕在下多嘴。”

    “倒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秦霄摇摇头,说道:“我此前一心修行,不闻外事。这次出来,是为了游历一番,增长些见识,没有什么目的,就是到处走走,走遍这大好山河。”

    “兄台洒脱!”

    甄尧似乎有些羡慕秦霄的洒脱。

    在这年代,进行“环国旅行”,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即使走南闯北的商人,往往也只走固定的几条线路而已。

    就像甄家,不同方向的线路,都有不同的人负责,没有人能把所有地方跑遍的。

    也只有一些士子,会选择“走万里路”来增长见闻。

    而且还得是那种家境丰厚的才行。

    但凡穷一点,都负担不起这一路上的花销。

    还有安全方面的问题等等。

    真要远行,在这个年代,还是一件很难让人轻易下定决心的事。

    但,正因为难,所以才更让人羡慕。

    甄尧吹捧了几句,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道:“兄台若是没有固定目标的话,何不往冀州一行?若是兄台肯屈尊做客,甄家上下必扫塌相迎!”

    甄尧本来就想和秦霄拉近关系,这是一个生意人的本能。

    但凡看到有实力、有潜力的人,就会试图套交情拉关系。

    倒也未必是真的想要“投资”点什么,只是一种下意识的习惯。

    在人情社会,多个朋友多条路这样的思想,是很正常的体现。

    听到秦霄并无什么目的地,甄尧立即热情地邀请秦霄到甄家的大本营,也就是邺城做客。

    秦霄推脱了几句,但甄尧实在太过热情,秦霄正好也没想好下一站去哪,便答应了下来,约定在洛京游玩几日之后,便去邺城做客。

    甄尧似乎是真的极想和秦霄打好关系,当即放下望月楼的生意,为秦霄做向导,陪着秦霄逛遍了整个洛京。

    虽然有些纳闷,为什么这个“秦公子”不喜欢去名胜古迹,反而总要往贫民居住的“下城区”,甚至是乡下跑,

    但甄尧并未因为这些地方的“下贱”就扫了秦霄的兴致,反而全程跟随。

    秦霄这么做,倒也不是故意折腾甄尧。

    这一趟出来巡游,本就是为了查看各地的民生状态。

    那些世家、贵族且不去说。

    就算是小富之家,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对秦霄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

    秦霄真正想要了解的,是这个国家最底层人的生活如何,能否达到温饱。

    考察的结果倒是让秦霄颇为满意。

    或许是距离长安比较近的缘故,至少在这洛京周围,哪怕是最底层的平民,都能做到有遮风避雨的房子、能吃饱肚子、有御寒的衣物穿。

    甚至于,只要稍微勤快一点,多耕种几块地,或者做些零工,每月还能有些余钱改善生活或者储蓄起来。

    而稍微条件好一点的小富之家,比如一些有手艺的匠人,甚至还能考虑为家里的孩子请个先生教书。

    但,这只是洛京的情况。

    虽然洛京曾经毁于董卓的一把大火,但毕竟地处中原繁华之地,再加上距离帝都长安很近,重建之后很快恢复了繁荣。

    这里的百姓生活好一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只是不知道,偏远一些的地方,百姓生活是否困苦。

    怀着这样的疑问,秦霄继续踏上旅途,向北而行,与甄尧一同进入冀州。

    当然,一路上并非没有停留。

    每经过一座城池,秦霄都会停下脚步,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看看当地的环境,以及百姓的生活状态。

    路过许县的时候,更是停留了足足七天之久。

    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将近一个月后,一行人终于跨过黄河,进入邺城。

    邺城是冀州甄家的大本营。

    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甄家的影响力。

    这座城池虽然没有长安、洛京那么繁华,甚至不如一般的州城。

    但在全国各个郡城之中,无论规模还是繁华程度,都算是排在前列了。

    在邺城内外,包括周边辐射的乡下,总计生活着上百万人口。

    单以人口而论,冀州城也不过就是这样的水平了。

    甄家的大本营并不在城内,而是邺城外三十余里的一片庄园。

    虽然已经拆除大半,但庄园外残留的痕迹,依然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一座戒备森严的战争堡垒。

    在秦霄登基两年之后,曾下了严令,“坞堡”这种世家、豪门用以保卫自身的军事堡垒,除非特许批准的,否则一律要拆除,只能保留正常的生活建筑。

    从甄家族地来看,至少甄家是严格执行了这条命令,没有打丝毫的折扣。

    甚至连围墙,都降低到了只有三米的高度,保证一定程度上的防盗、防贼的需求。

    和颍川那边以耕读为主的世家不同,甄家的族地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一看上去就极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大理石、还有镶嵌的金、玉装饰,透露着一种土豪的气息。

    甄尧手下的仆人早就先一步前来报信。

    等到秦霄和甄尧抵达的时候,族地大门处,已经有一群人等着来迎接贵客了。

    “咦?”

    秦霄注意到出来迎接的人群中,有几个明显在甄家地位不一般的老者,疑惑地看了甄尧一眼:“甄兄在家族中的地位,恐怕比我预想的还要高啊……”

    “不是有意隐瞒,这不是什么骄傲的事……”

    甄尧眼看瞒不过去,面露苦笑道:“家严去得早,小弟身为长子,少年继位,正是这一代家主。”

    “原来是甄家家主。”

    秦霄有些疑惑,在自己的印象中,甄家报备的家主好像不是这个名字。

    虽然和甄家并没有什么太深的交情,但对于这种天下有数的富豪家族,朝廷还是要掌握一些大致的情报的。

    家主的资料,就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

    是甄家瞒报了真实情况?

    秦霄脑海中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却也没有深想下去,神态自若道:“甄兄,在下客随主便,请。”

    “秦公子,请。”

    甄尧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然后抢先半步,作势为秦霄带路。

    在这一路上,甄尧都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结交的意图十分的明显。

    一边走,一边为秦霄介绍着甄家众人的身份。

    这里边,有甄家的族老、长辈,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门客等等。

    像这样的大家族,养门客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和造反没有任何关系。

    人才储备的重要性谁都懂,但凡有点能力的,都会有这方面的准备。

    就和后世的大公司高薪聘请人才是一个道理。

    若是没有这些“门客”,光靠甄家自己,哪怕再加上他们的人脉、渠道,也不可能将生意做得这么大。

    比如运送货物的商队,为了防范山贼盗匪之流,就必须要有家丁,甚至是要有武将带队保护。

    又比如和各方打交道,又需要有人出谋划策。

    这就是门客的作用。

    为了笼络,一些比较重要的门客,不但可以在甄家旗下的产业中获得一份干股,甚至甄家还会将族中的女儿下嫁,进行联姻。

    门客的数量多了,其中一些比较出色的,自然而然就能够脱颖而出,在甄家高层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哪怕最终的重要决策依然只会由“姓甄的”自己做出,但这些外姓高层,依然有包括建议权在内各种相当重要的权利。

    照例又是一场私宴。

    虽然名义上是私宴,但规模却不小。

    各类菜品极其奢华,囊括天南海北各种食材。

    就连酒,也是窖藏了十年以上的珍品。

    这种场面,偶尔一次还觉得挺有意思,见得多了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宴会过后,秦霄在侍女仆人的伺候下到客房休息。

    甄家的一帮人,却是围着甄尧,在追问秦霄的身份。

    以甄尧“族长”的权利,当然有权不问缘由地动用家族资源。

    但事后,也还是要给出一个交代的。

    如果仅仅只是一场宴请,那倒是无所谓,虽然花费的钱财不菲,但对甄家这样的家族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重要的是甄尧下令让所有在邺城的家族高层都放下手中的事情来“陪客”,这就必须要给众人一个交代了。

    “族叔,我也不知道秦公子的身份如何。只是见其谈吐不凡,起了结交之心。”

    面对族老们的追问,甄尧解释了几句,话题一转,又说道:“不过,我怀疑这位秦公子,可能来自……那个地方!”

    “那个地方?!”

    一名族老脸色一变,追问道:“可是……秦都?!”

    主世界的存在,对甄家这样的家族来说不是秘密。

    在主世界那边,甄家也投入了巨额的资源去开拓市场。

    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大的回报,但那片广阔而巨大的市场,早已让甄家看到了“未来”。

    若是真的是来自主世界,而且是在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