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休兰魔法学院】建成 (第2/3页)
“好了。”
秦霄摆了摆手,说道:“我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日,你们不用急着给我答复,回去多想想清楚,和家人也商议一番,再做决定不迟,不要一时冲动,免得以后后悔。”
……
一番商谈之后,接下来便是酒宴的环节。
不过因为秦霄这个“皇帝”在,气氛表面上热烈,但大家都不敢太过放肆。
见状,秦霄只好以需要休息为由,提前一步离开,将空间留给众位大臣们。
第二天,秦霄将貂蝉送回王家省亲,自己则马不停蹄地赶到长安郊外,奔赴【休兰魔法学院】。
学院的占地非常广阔,极为奢华。
单单只是用掉的材料,就足以打造数百件紫色甚至深紫色的魔法装备。
若是有技艺高超的炼金师出手,甚至也不是没有可能冲击一下更高级别的装备。
其中的很多材料,都是秦霄现在的领地无法自产的,只能花费重金从其它地方收购,还不一定买得到。
不过,相较于一些装备来说。
一个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魔法师的学院,对一名领主的价值更高。
走进学院,秦霄伸手一招。
一千名年轻男女出现在学院大门内的广场上。
这些都是通过神秘基地召唤的“法师种子”。
每一个人,都拥有【魔法师】这个特性。
其中一半的人,还拥有【魔法炼金师】或者【附魔师】的特性,会接受更长时间的培养,成为一名科研或者后勤人员。
如果用科技侧的说法来对比的话。
【休兰魔法学院】就像是一所技校和大学的结合体,既能批量的培养“技术工人”,又能培养具备一定研发能力的“工程师”。
前者固然是不可缺少的基石,但后者的价值却更高。
培养法师,不仅仅需要具备成为法师潜力的人才。
对资源的消耗也是很大的。
尤其是超凡能量方面。
秦霄付出了不小的人情,才借助煤山城的渠道,收购到了一批“魔力水晶”。
若是按照系统的划分,这属于“七阶资源”。
仅仅一万枚切割成标准大小的魔力水晶,就花费了高达五千万两白银的现金,外加同等价值的基础资源。
而每培养一名掌握火球术的随军魔法学徒,就需要三枚魔力水晶。
若是随军正式魔法师,这个数字要增加到五十。
而带有炼金师、附魔师这种副职业的“学院派法师”,不但每人需要高达五百枚魔力水晶的配额,更需要大量带有超凡性质的魔法材料。
这还不包括在这些法师毕业之后,为他们配备基础的魔法袍、法杖的开支。
培养任何超凡人才,都是在烧钱。
而且是永无止境的烧钱。
秦霄也仅仅只是打算培养一批1000人,先试试效果,再决定后续的培养计划。
“需要想办法弄点稳定的超凡资源了……”
秦霄看着系统面板上的资源储量,有些头痛。
四阶以内的基础资源,领地内不是很缺乏。
但五阶、六阶资源,就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了。
据说,即便是嘉南城,发展了这么多年,都只有三种五阶、一种六阶和一种七阶资源。
开采难度大不说,储量也不算高,在满足自身需求之外,只能小规模地出售。
其它原住民势力也都差不多。
塬西、泷洲这样的大城或许好一点,但并不是现在的秦霄能够接触到的。
在和煤山城主西门清澜混熟了以后,秦霄对这些原住民看待“异人领主”的态度早已有所了解。
越是高级的城池,对玩家领主的态度就越是高高在上。
哪怕明知迟早要选择一家投靠,也不肯过早的接触。
用他们的话来说,“若是不能从众多的灾难和竞争中脱颖而出,活到后期,根本没资格让他们下注”。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
就像三国时期的世家一样,哪怕多方下注,也不是随便见到一个人就肯给好处的。
至少也要表现出足够的潜力,才能得到这些世家的资源。
不过,秦霄相信,以自己的发展速度。
以主世界的时间来算,要不了太久,就能够让那些大城池对自己另眼相看了。
处理完【休兰魔法学院】的事情。
秦霄花费了几天的时间了解了一下大秦这边的政务。
其实,在秦霄离开三国世界之前,就打造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又经过了五年的磨合。
即便秦霄不在,在没有天灾人祸的前提下,是不太会出什么乱子的。
起码不会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出事。
不过,当甩手掌柜是一回事。
如果什么事都不过问的话,那就太离谱了点。
从各类奏章、文牍上,秦霄没看出什么大的问题。
小的问题自然是有的,这么大一个国家,近两亿人口,不可能一点问题都不出。
但都不是什么大事,在众大臣的协调下处理得井井有条。
不得不说,单从这些奏章、档案来看,荀彧、王允等人在三国世界内做得是相当不错的。
但秦霄也不会偏听偏信。
在长安停留了几天之后,秦霄便告留下一封密旨,不辞而别,准备巡游全国。
占领了庞大的国土,总是要到处看看的。
若是一直将自己圈禁在皇宫那点地方,即便是再怎么勤政,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个“天下”到底是什么样子。
奏章、密折的情报再详细,也不可能比得上真正亲眼所见所闻。
历史上,喜欢巡游的皇帝不少。
不过秦霄不喜欢那种劳民伤财的大操大办。
反正,以秦霄自己的实力,在这三国世界,也没什么人能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带上一笔钱财,一个人想去哪便去哪,就当是旅游了。
离开长安之后,第一站,秦霄选择的是洛京。
当年董卓迁都,一把大火将洛京焚烧。
又经历了诸侯之乱。
洛京这个古老的都城可谓是灾祸不断。
一直到秦霄一统天下之前,都没顾得上去管这座旧都。
到了秦霄一统天下、称帝之后,才下令重建洛京。
但也仅仅只是在原本的基础上修复,而不是当做帝都,重新修建。
几年时间过去,洛京的城头上,依然能看出大火焚烧的痕迹。
但城内城外,已经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中原自古以来都是“中央之地”,处于交通要道,连通四面八方。
商贸的根本在于交通和资源,谁掌握了这两样,谁就掌握了商业的核心。
洛京的优势,就在于交通。
发达的交通,让洛京的商业活动非常的繁荣。
长长的运输车队排到了几里之外。
进出城的人群络绎不绝。
虽然大多都只是平民,但他们的脸上也都泛着些许的油光,目光中透露着幸福和希望。
封建时代的百姓极为容易满足。
只要能饿不死,便不会闹事。
若是能吃饱饭,就是极为幸福的事了。
如果能在吃饱饭的基础上,偶尔给碗里添上一块肉,能给婆娘扯上几匹布缝制一件新衣裳,这样的日子,简直给个神仙都不愿意换。
反而是一些衣衫华贵,前呼后拥的富贵之辈,偶尔能从他们脸上看到一抹忧色。
不知是否因为一笔买卖没有赚够预期中的利润而难受。
秦霄跟随着长长的人流进入洛京城内。
城中的道路非常宽阔,足够四五辆马车并排行走。
主街两侧店铺林立,路边也有不少走货的小贩挑着扁担沿街叫卖。
各种吃穿用度,乃至消遣娱乐,都能在这条街上找到。
甚至,秦霄还看到一家售卖海鲜干货的干货店。
虽然价格昂贵,却也偶尔有人进店询价,而且往往都不会空手而出,总要买些什么。
秦霄好奇之下,也进店看了看。
多是些海参、鲍鱼、墨鱼干之类的干货。
毕竟以这个年代的交通条件,在中原想要吃到新鲜的海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干货运输、储存都要方便一些,倒是能吃到。
不过,价格也都不便宜。
一两干鲍鱼就要几十两银子,一般平民家庭根本吃不起这玩意。
就算是小富之家,也只能偶尔享受,天天吃的话,也是吃不起的。
还有一种巴掌大的鲍鱼,一个的售价就高达数百两银子。
从大小上来看,秦霄估计,这玩意泡发之后,可能比传说中的“一头鲍”还大点。
自从领主游戏开始后,秦霄也有段日子没吃到海鲜了。
在主世界自然不必多说,秦霄的领地位于内陆。
在三国世界,秦霄也没什么机会到海边去。
距离海边最近的一次,也不过是在打刘备的时候坐镇沛国,距离海岸线还有很远的距离呢。
而且那时候又是在打仗,不可能在口舌之欲上浪费资源。
算起来,足足有十多年了。
秦霄有些嘴馋,不过再一想。
处理干活的手法非常的复杂,秦霄自己反正是不会的。
而且据说还要好几天的时间,秦霄哪有功夫去弄这个?
犹豫了一下,秦霄掏出一块碎银子,丢给店小二,指了指货架上的干货,问道:“打听一下,这洛京城里,哪家酒楼可以吃到现成的?我这远游在外,买了也没法做啊!”
“多谢客官赏赐!”
店小二接了赏钱,一掂分量,立即喜上眉梢,连忙道:“洛京城内的大酒楼,都和本店有合作,长期进货。客官您若是想吃好的,不在乎价钱,城东望月楼的大厨,那是最厉害的!若是想要味美价廉,那顺着这条街往里走,再过五个路口左拐,有个酒楼一条街,里边的酒楼都是好吃不贵,不过品种方面,可能要少一点。”
几两银子的赏钱,相当于这店小二一个月的薪水了。
得了重赏,他介绍得也是十分详细,将每一家酒楼都订了哪些干货、大厨擅长做什么菜系,都说得清清楚楚。
单从这一点来看,这家伙就很有灵性,起码脑子很灵活,懂得记事。
秦霄有些惊讶,打开面板查看了一下对方的属性,旋即有些失望。
不但不是“英雄单位”,甚至附带的特性也只有一个【记忆强化】,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优点,连大字都不识一个。
不过转念一想,哪有那么好运气,随便走进一家店里,就能找到一个被埋没的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