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2章 攻城前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2章 攻城前奏 (第2/3页)

头袭击魏国西境各处城镇。

    没有守军驻守的城池,攻打起来几乎不费什么力气。

    城内顶多有一些维护治安的差役、民夫,即便据城死守,云梯架上去直接强攻也就是了,攻打一座城池,伤亡不会超过数百就可轻易拿下。

    甚至,有许多的城池,见到大军来攻,便连象征性的抵抗都不去做,直接开城投降。

    平均下来,每一路大军,平均一天时间,就能拿下一座城池,效率奇高无比。

    攻克一座城池之后,留下数十上百名士兵维护治安,等秦军过来接收。

    大军稍作修整,便立即开拨,向下一座城池进军。

    短短二十天时间,魏国西境百城之中,没有守军驻守的九十余座城池,便落入了秦国的掌控之中。

    不过,好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剩余的城池,都不是那么好打下来的。

    例如函谷关,虽然守军不多,但地形险峻,人海战术根本无用,不填上几十万条人命进去,根本不可能攻破。

    反而,只要打下安邑,甚至都不需要破城,只要让魏国高层感觉到不安,认为守城的输面比较大,就会主动来求和。

    到时,一个函谷关,还不是任由秦国索取?

    眼看在此世界停留的时间还剩下二十多天,秦霄也不着急,一面练兵,一面集结大军,做出一副要攻城决战的姿态来。

    实际上,却是在等待秦国的消息。

    在大军开动之前,秦献公便已经派出使者前往赵、楚两国商议会盟之事。

    虽然这年头交通不便,但若是派快马报信,十几天过去,也差不多该有个结果了。

    和商鞅所推测的一样。

    秦国和赵、楚两国之间渊源已久,虽然近数十年来矛盾不少,但并非不可化解的血海深仇。

    为了拉拢两国同盟,秦献公也是下了大筹码。

    魏国西境,安邑以北三十城赠与赵国,而商於之地十五邑、魏国南部十五城,共计三十城赠与楚国,以求同盟。

    算下来,秦国这次出兵攻魏,即便吞下了整个魏国西境,也不过得到四十余座城池罢了。

    赵、楚两国不必付出一兵一卒,便可各自白得三十城,只换取一纸盟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