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让老夫再想想 (第2/3页)
有公叔痤、太子申这两名主将。
表面上看,似乎可以将责任推脱到太子申头上。
但要真这么做,那就是真的找死了。
太子,未来迟早是要继承大统的。
这样的人身上怎么能有污点?
算来算去,要背黑锅的人,只能是公叔痤自己。
若是公叔痤在朝堂中一言九鼎,那倒也还罢了。
一场大败的污点,虽然对名誉、利益都有所损害,却也不至于承担不起。
但偏偏,在魏国朝堂之上,却还有庞涓这么个政敌在。
若是庞涓落井下石,对公叔痤来说,无疑是要遭遇灭顶之灾。
公叔痤所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
战败被俘,以此时的风气,未必会被杀。
最坏的结果,无非也就一死而已。
但若是政斗失败,则可能祸及全家。
公叔痤沉默片刻,问道:“你有何建议?”
“学生有上中下三策。”
商鞅胸有成竹,朗声道:“这上策,对外,割地、求和,请秦军退兵。对内,整顿吏治,励精图治,恢复实力,待数年之后,再择机与秦决一死战。只是,这数年期间,丞相的日子恐怕不太好过。”
身为丞相府上的中庶子,商鞅很了解魏国国内的情况,知道以公叔痤的地位,若是肯割舍大量的利益,是能够在庞涓的落井下石之下,保住性命的。
站在魏国的立场上,如今这一仗,打,肯定是打不赢。
若要保存实力,割地求和是最好的选择。
而后在暗中积蓄实力,等到力量恢复,再进行反攻。
只是,如此一来的话,公叔痤原本就很艰难的局面,会变得更加难受,甚至可能丢掉丞相之位。
若是一个应对不好,身败名裂,也不是不可能。
公叔痤沉吟片刻,摇头道:“让老夫卖国求存,这不可能。”
他未必是不明白商鞅的深意,但眼下的局面已经够严峻了,公叔痤不可能将赌注放到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去。
说白了,公叔痤只是魏国的丞相,而不是魏王。
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利益和名声。
这条路,对魏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