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少年志说 (第3/3页)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乾徵三十一年,金陵顾子机,恩科殿试高中榜首状元及第,汴京曾子良,恩科殿试高中榜眼及第,汴京王易安高中探花及第。另择五人,共入朝奉君!今特此布告天下,举国同庆。钦此!”
圣旨内容在半晌间传遍大街小巷,人人皆知那镇北候摘了状元郎的头冠——他要衣锦还乡啦。
镇远将军府。
谢老听闻此事,不免老泪纵横,感慨良多:“阿城,子机不负你厚望,成了文状元啊。”
与此同时,顾衡殿试中举的那篇少年志说也被书生们传了开来,成为了往后寒门子弟入朝的第一由头。
后文案丢失,只有南周史书上留下了那么几段话,却仍千古流芳。
南周史书载话如是——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南周,与天不老!壮哉我南周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国为未来之国。国之精华,尽在少年也。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应为当下。”
“古有奴隶伊尹入朝辅佐商汤,有太公钓鱼辅佐文王,有蜀中汉王三顾茅庐,今有我辈江湖书生,入朝为官,是为南周之大幸也。若不分贫贱,皆入我朝,效于君主,则为国之幸。”
“少年,为国之本;少年,为国之根。我辈少年既出,子子孙孙,孙孙子子,前赴后继,南周何愁不兴也。”
也是因为这一篇少年志说,让即将在朝为官的曾广和王易安,还有一众书生们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念头。
和顾子机同仇敌忾,废除贵族旧制,让少年子弟重振华夏汉人之威!
此书传出,顾衡除却摘下少年状元郎的头冠,又被名儒们誉为了南周第一公子。
这个名头,他当之无愧。